【长城网评】取消“公车”,是防腐的一剂良药
“公车”是公家之车,泛指国家的、集体的车辆。从汉代开始,皇家用公家马车接送应试之人,历史上著名的“公车上书”中的“公车”指的就是朝廷派出的马车。我们这里说的“公车”指国家各级政府机关、单位公务用车。 我国公务用车包括三种:各级党政机关及其所属行政单位、各级党委和政府直属事业单位……省部级干部专车、一般公务用车和执法执勤用车。如果严格按照公车配备标准,我国多数地方政府存在严重的违规配车情况。据国家发改委相关调研报告显示,我国公车使用办公事、领导干部及其亲属私用、司机私用各占三分之一。数据显示,国家地震局每年三公支出5607万元,其中超六成是公车消费;国家税务总局购置费支出473952万元,主要用于系统报废车辆更新,车辆总计5万余辆。我国各级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配备执勤、执法和野外作业等一般公务车辆是正常的,但按照级别给领导配备专车则属于不正常行为。领导外出也可以乘坐公务车辆,而现今的情况则是:一般性公务车辆由外出办公事的普通干部乘坐,而领导则乘坐按级别配备的专用轿车。说的“专用”,就是像个人的私家车一般,随领导任意支配,公事外出、上下班、办私事,领导专用车辆已经成为领导任职期间的私人物品。现今,私家车充斥着中国社会的各个角落,作为领导,难道就没有私家车?他们上下班、办私事,完全可以使用自己的私人车辆,为什么如此亲睐“公车”,还是特权思想在做怪。因为“公车”是身份的体现,而且气派,并且,有着免费的公车不坐白不坐的心理,正是基于这种原因,所以领导上下班、办私事乃至出外旅游观光,全都乘坐“公车”,心安理得的享受这社会待遇。 “车轮腐败”本质就是“权利腐败”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或变种。人民大众都明白这一道理,并对此反对已久,改革的呼声也日益高涨,近年来,“公车”改革的文件五花八门堆摞成山,措施也是花样繁多,从不缺乏新闻热点。然而,中国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领导们更是智慧结晶的直接受益者,在他们的智慧引导下,公车依旧是升级换代不断,且队伍日渐壮大。不少地方对“公车”使用都有过多次改革,效果却不明显,“车轮下的腐败”依然如故。要使“公车”改革取得实际效果,必须要废止特权意识,让“公车”回归到公务交通工具的属性上。取消公车,无疑是我国坚决惩治“车轮腐败”的预告书。 “公车”所伴生的弊病已经损害到了政府威信,必须尽快整改。目前,各地公车数量庞大,缺乏明显标识,使民众无法予以有效监督,这就给“公车”私用创造了有利的环境,使“公车”私用有机可乘。我们应当趁着“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东风,制全国统一的公车改革方案,使公车具备明显、统一的可辨标志,让公车在阳光下运行;坚持对违规使用公车行为的严厉处罚,使“公车”改革成为防腐的一剂良药。(李宁/文 贺宏伟/整理) |
关键词:长城网评,公车,防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