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频道 >

乡村教师身后捐角膜 两患者重见光明

来源: 长城网   作者: 
2013-04-12 15:00:01
分享:

  长城网承德4月11日电(陈朋妹 李瑞民 张学龙)“在我生病的这十年里,得到很多好心人的关心和帮助。器官只是一个载体,我只能用这种方式回报社会,把我的爱传播得更远一些。”罹患癌症的承德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哈里哈乡教师患者郑爱华,在他生命时钟倒计之即,毅然决定捐献遗体,回馈社会。4月5日,郑爱华不幸去世, 4月6日凌晨4点30分,邢台眼科医院的眼科医生成功将郑爱华的眼角膜摘除,4月7日,在该院角膜病科成功为两名患者进行了角膜移植,顺利完成了他生前的最后心愿。

  晴天霹雳而立年罹患绝症

  今年39岁的郑爱华,是河北省承德市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哈里哈乡中学一名物理老师。2002年,年仅29岁的郑爱华因鼻子频繁出血,咽喉也不舒服,在妻子和家人的劝说下到医院进行检查,被确诊为鼻咽癌!检查结果如同一个响雷炸醒了他所有的幸福之梦。医生告诉家人,“患这病的病人平均存活期是3至5年。”这无疑是他人生中走到目前最深的一道坎。能不能扛过去,剩下的路又该怎么走呢?“能干一天,就得干好一天!”在北京做完化疗后,郑爱华坚持回到了讲台。“那个时候,他每天都得端着一个水杯子给学生上课。”曾经同在一个办公室的赵剑飞老师对郑爱华病后上课的情景记忆犹新。由于化疗的作用,郑爱华基本分泌不出唾液,说几句话就口干舌燥,为了坚持给学生上课,只能杯不离身,不断地喝水。一堂课下来,筋疲力尽。即使这样,郑爱华也没有耽误一节学生的课。2006年,他的病情不断加重,不得不离开了讲台。随着病情的不断加重,郑爱华渐渐不能正常进食,只能喝流食,一碗玉米面粥要喝一个小时。肌肉渐渐萎缩,两个上肢都无法抬起。语言功能也渐渐丧失,费好大的劲儿,只能发出微弱的声响。

  捐献遗体感恩人回馈社会

  鉴于郑爱华的特殊情况,学校按月支付他的正常工资。同事、学生自发捐款,帮助郑爱华治病。乡政府、教育部门也在各方面给予他生活上很大的支持和照顾。来自各方的温暖,让郑爱华在爱中不断地感动、再感动……。2008年,终于有一天,郑爱华当着全家人的面在纸上写道,“我不是说着玩儿的,我要捐献全身器官。”“生病期间,我曾受到社会和那么多好心人的帮助。在我临终时,我将我的身体器官全部捐献给医学院,捐献给那些更需要帮助的人,用我的身躯来回报社会。”“我们不同意,可他就是坚持。儿子说这是惟一能回报社会的了,这是他最后的心愿,就顺他的心吧。”郑爱华的母亲佟金芳含泪说。面对丈夫的选择,郑爱华的妻子李景云同样有太多不舍。经过反复考虑,她最终理解、尊重郑爱华的心愿。2011年12月7日,郑爱华在妻子的陪同下,郑重地在《中国红十字会人体器官捐献志愿者申请登记表》上签了自己的名字。

  大爱传承两患者重见光明

  2013年4月5日晚,年仅39岁的郑爱华不幸离世。4月6日凌晨,邢台眼科医院的两名眼科医生顺利的取下他的一双眼角膜,小心翼翼的放进了事先准备好的角膜营养液里。随即,便驱车在返回医院的路上……。因为,在那里,两位苦苦等待光明的患者将告别黑暗。4月7日,邢台眼科医院角膜病科医生成功为两位患者进行了角膜移植。

  在邢台眼科医院角膜病科得知,受捐者一位是3岁的邯郸小女孩,因患先天性角膜白斑病入院治疗,重见光明的唯一途径是进行角膜移植,等待供体已近一年的时间。另一位受捐者是一位20岁的甘肃省庆阳市女孩,因患细菌性角膜白斑而生活在“黑暗”中,需进行角膜移植才能重见光明,等待供体已有8个月的时间,当接到有人捐献眼角膜,能进行手术的消息后,连夜乘车赶到了医院。邢台眼科医院副院长、角膜病科主任吴彦超说:“角膜白斑患者唯一重见光明的途径就是更换眼角膜,等过两天患者去掉眼睛上的纱布,就可以看见光亮,出院时视力完全可以满足生活需要。”甘肃庆阳市患者的哥哥告诉我们,他为妹妹的眼睛能重见光明,曾多次四处寻找供体,但一直没有结果。邯郸小患者的母亲在采访中动情的说:“孩子等待角膜已很长时间了,我们都很着急,非常感谢这位心存大爱的老师。”在采访过程中,甘肃的患者非常激动,在记者的帮助下,与角膜捐献者郑爱华的妻子李景云通了电话,并表达了自己的心情。她激动的说:“郑老师虽然离开了我们,但请不要悲伤,因为他高贵的品格永远活在我们心中,非常感谢你们让我重见光明。”

  爱的呼唤角膜缺口仍很大

  据我院角膜库负责人鲁韶音介绍,角膜病是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绝大多数是9岁以下的儿童以及40-69岁年龄阶段的人群,而复明的唯一手段就是进行角膜移植手术。由于眼角膜的捐献者太少,医院每年只能进行大约300例角膜移植手术,还有很多失明者目前只能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因此,她向社会呼吁:“希望有更多心存大爱的人,身后能捐献出自己的眼角膜,为他人留下一片光明。”

关键词:承德,角膜责任编辑:陈朋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