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骅七旬老人爱写打油诗 编编写写过快乐人生
长城网4月16日沧州电(王成东 褚金国 曹春亮)“寺上镶嵌渤海湾,土房低矮盐碱滩;改革开放三十年,天翻地覆大改观。白馍美酒桌上端,瓦房整齐马路宽;百亩坑塘绕春田,家乡美景赛江南。”近日,记者采访黄骅市常郭镇寺上村70岁的刘希明时,老人没说几句话就给记者朗诵起了他的“得意之作”——打油诗《赞寺上》。老人说,凡是感动他的事儿,他都想编成打油诗写下来,方便更多的人传颂。 刘希明曾在黄骅某砖厂工作,所处环境很少低于50摄氏度。做了40年的烧砖工人,可火热的融炉没烤焦他对生活的热情,反倒让他更加热爱生活、珍惜生活。老人有两子一女,2000年退休回家时,孩子们也都成家立业,闲下来的他一下就迷上了编编写写。“一直都很喜欢,就是年轻时拉扯着一大家子过日子,有那心思也没那时间啊。”知道了老人的爱好,儿子儿媳们都很支持,出嫁的女儿特意从天津买回字帖送给父亲。到现在,老人炕头上已经放着好几本字帖了,庞中华的硬笔书法、颜真卿的毛笔书法,都是老人的至爱。“白天杂七杂八的事儿多,不好静下心来,我很少练字,但晚上吃完饭,我每晚都要写七八十个毛笔字,一年365天,没有几天落下。十几年坚持下来,咱不敢说自己练得好了,但绝对能拿得出手儿。前几年过年,俺村上的春联好多都是我写的!”言语间,老人觉得自己能为乡亲们做点什么,可高兴了。 这两年,农村也慢慢流行起了买春联,人们赶集时顺道就把对联买了,来找老人讨字的也就少了。不过,自己有这门手艺,老人自家的对联那是绝对不用印刷品。“不光不用买的,我还想法写出点儿新意。今年我给儿子那屋大门上写的春联就是‘绵世泽莫若为善,振家声还是读书’,我希望不光我自己家的孩子能够好好读书,与人为善,看到春联的人们都能心存善念,好学上进。” 刘希明老人说,他出生的年代不好,没读几年书,现在社会这么好,孩子们再不好好读书就可惜了了。老人还专门编了一段快板《赞改革开放》:“改革开放大发展,喜人景象到处现,活跃市场抓经济,琳琅满目货物齐……合作医疗全覆盖,人民健康有保障,学生免去学杂费,所有儿童进学堂。种地不要农民粮,还给农民发金享……公路通到我家乡,生意兴隆通四方……”赞家乡赞社会,刘希明也不忘给自己编两句:“老朽烧砖四十载,高楼大厦添光彩;深钻技术搞科研,荣获技师理当然。培养弟子几十个,个个技术超越我;披星戴月顶风雨,花甲之年我退离。” 刘希明编编写写13年,给自己带来了很多快乐,也给乡邻们添了很多喜庆。碰到谁家有喜,主家又和老人投脾气,心里搁得着,老人就会忍不住编上段喜歌烘托一下氛围。不过每逢这时,老人都是事先声明:“我念喜歌不要钱,也不要花生和瓜子,给俺烟糖都不要,俺就是捧场要热闹!” |
关键词:黄骅|老人|打油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