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长城原创

志愿者的爱心传递 芦山爱心粥棚里邢台小两口

http://www.hebei.com.cn 2013-05-08 23:20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长城网邢台5月8日电(王英献 侯延辉 刘敬行)凌晨5点,芦山街头,帐篷里隐约传来鼾声。一个临时搭建的粥棚里却点亮了灶火,火光映着一对年轻男女忙碌的身影,不一会儿一口大铁锅里便冒出腾腾的热气,顿时大街上飘出了粥的香味。

  天渐渐亮了,一些早起的受灾群众便陆续来到这个粥棚,他和她便把早早煮好的粥给每个人都盛上满满一碗。

  熟悉他俩的人知道,他与她是夫妻,来自邢台。自5月1日来到芦山以来,起早贪黑在这儿忙活着,为的是让大家一日三餐能喝上热乎乎的粥。

  这对儿邢台的年轻夫妻为何来到芦山?记者电话采访了这对小夫妻在灾区当志愿者的爱心故事。

  4月28日,邢台市开发区赵马村27岁的赵佳伟正骑车走在去板厂打工的路上,电话铃声响起,电话是上海网友“东方明珠”打来的,电话中告诉他,他们的志愿者团体已接到雅安抗震救灾指挥部的邀请,鉴于参加过三次抗震救灾所积累的震后救援经验,他受邀和原参加汶川地震的志愿者成员一起,在“五一”前赶赴芦山灾区。

  去芦山抗震救灾的心愿终于实现了,接到电话后他心里很激动,立刻着手收拾行囊,准备赶赴灾区。自雅安发生7.0级地震以来,他的心一直挂念着灾区。曾是汶川、玉树、舟曲三次重大灾难的志愿者的他,多么想立刻赶赴灾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在网上以“心灵之约”的网名跟曾在汶川一起抗震的志愿者联系,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得到的回答却是未接到通知。他想自己去又怕添乱,所以只有心急如焚地等待着,终于等来了盼望的通知。

  令赵佳伟始终难忘的是第一次参加汶川抗震救灾,他与各地网友相约一起去了汶川,在那里共同战斗了一个多月。与解放军指战员一起从废墟里救出了一个又一个灾民,由于他们的优秀表现,他们的志愿者团体受到了四川省共青团的肯定。让他印象最深的是震后第4天救出的那位中年男子,他的眼睛里充满对生的渴望和感激的泪水。

  回到家中,他把去芦山的事告诉了父亲,他的父亲说:“儿子,去吧。替我们为救援灾区出一份力。”

  他跟妻子冯晓燕商量,妻子说:“现在芦山仍然余震不断,去那儿抗震随时会有危险,我不放心。”“燕儿,我多次参与救灾有丰富的经验,不会有啥事,即便是有危险咱也要去。”妻子说:“震区的孩子需要心理治疗,我在大学是学中文的,我也跟你一起去,为灾区的孩子做点事情。”几经商量,他俩决定一起赶赴芦山灾区,尽自己的能力帮助灾区重建。

  可是宝贝女儿刚出生4个月,正在哺乳期,谁来照管孩子,佳伟的父母表示:“救灾要紧,孩子我们管。”于是,小两口决定一起去抗震救灾。临别时,晓燕为女儿喂了最后一次奶,夫妻俩恋恋不舍地亲吻着女儿的小脸,泪水也止不住流了下来。

  在志愿者的帮助下,他俩辗转到了芦山。虽然远在千里之外,他俩在救灾的同时,也挂念家中可爱的女儿。“俺俩手机上都有女儿的照片,想念时就看一看,她就像在我们身边一样。”佳伟强忍着眼中的泪花说。

  满目疮痍的芦山正在恢复重建,一顶顶的帐篷里住着灾民。到达芦山后,他俩去抗震救灾指挥部报到。佳伟在一家物资转运站与志愿者一起每天装卸10多辆卡车的物资,刚开始因为水土不服他拉了3天肚子,却没耽误过一天的工作。

  晓燕为住在帐篷里的孩子作心理辅导和生活服务。灾区的孩子经历了常人不能想象的灾难,他们幼小的心灵或多或少都留下了些许的创伤,帮助他们走出灾难的阴影,找到自己的快乐,就是晓燕的愿望。作为一个孩子的妈妈,她不能陪伴自己的女儿,却把每个灾区的孩子都当成亲生的一样,给他们讲故事,做游戏,为年龄小的孩子喂饭,洗衣裳,孩子们亲切地称她为冯妈妈。

  芦山仍然有余震,有一次佳伟在送救灾物资的路上发生了余震,山上滚下乱石,尽管这样,他还是和其他志愿者一起把水、方便面、饼干按时送到灾民集中点。

  白天忙碌已经很累了。有一天天未亮,佳伟发现不远处有个人在熬粥,经打听得知,这是一个志愿者在为受灾群众每天做十几锅免费的热粥。听后他非常感动,看人手不够便叫醒妻子,一起为受灾群众熬粥,从此每天除了干好自己应做的工作外,他俩早晨和晚上都要赶到粥棚忙前忙后,给灾民们熬粥。

  这次来灾区本不富裕的他己捐出了1300元钱,他已与抗震救灾指挥部联系好,把这些钱捐给失去亲人的孩子们。

  记者了解到,佳伟4次救灾,共花费了1万余元,对于只靠种地打工的农民家庭来说已不是小数,可他却说:“我是个志愿者,为了灾区的重建,为了灾区群众能早日摆脱灾难,咱们出点钱,吃些苦不算什么。”

关键词:志愿者,芦山,粥铺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长城网
责任编辑:王英献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