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6月4日讯(杨艳枝 振强 赵晓慧)王素贞,65岁,河北广平县平固店镇西丁庄村一个普通的农家妇女,40多年来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抚育子女、孝敬公婆、和睦乡邻、投身教育,阐释了一名农村妇女不平凡的人生价值。
潜心育子梦成真
王素贞的少年时代正是国家物质条件匮乏的年代,缺衣少穿、挨饿受冻是经常的事儿,上学更是个奢侈的“梦想”。勉强上到初二,她便辍学在家照看弟妹,而这,也成为她多年来唯一的遗憾。
有了子女后,她看到了希望,感觉生活有了奔头。农闲时节,一边教子女读书,一边自学初、高中知识,很快便成了村里妇女中为数不多的“文化人”。
王素贞育有4个子女,嫁入婆家多年来因为子女较多,公婆年迈,劳动力较少,负担较重,生活都一直比较拮据,丈夫39.5元的工资收入成了家里唯一的经济来源,睡一个“囫囵觉”成了她和丈夫多少年的奢望,一个煎鸡蛋成为孩子们记忆中多少年的期盼。生活的困境没有阻挡她培养子女的决心,辛勤的付出总会得到丰硕的汇报。让她骄傲的是4个子女不负期望,大儿子参军考入军校,成为一名部队军官,两个小儿子子承父业从事教育事业,唯一的女儿成了一名护士,现在孩子们均成为所在单位业务骨干,多年的梦想终于实现。
侍奉公婆德孝媳
王素贞的婆家是地道的农村家庭,公公一辈子种田,婆婆勤俭持家。因为子孙多,家庭不富裕,两位老人从舍不得多吃一口,多花一分。对于这一切,王素贞是看在眼里疼在心上。她常说,孩子还有将来,老人辛苦了一辈子,到老了也不能享享清福,做儿女的又怎么能过意得去?
于是,她经常变着法儿的为老人改善生活、添置衣服,催促丈夫冬天早早为老人把炕烧热,夏天早早备好电扇,而自己十多年来却舍不得做一件新衣裳,夏天连电扇都很少开。
王素贞和婆婆关系融洽是出了名的。嫁入婆家40多年从未和婆婆拌过一次嘴,婆婆去世前在床上躺了三年多,她在床前伺候了1000多个日夜,从无一句怨言,端药、喂饭都是经常自己先尝冷热。隔两天为婆婆擦擦身子,一周换洗一次被褥,由于照顾的周到,婆婆躺了三年没有出现一点褥疮。婆婆弥留之际还念念不忘的提醒她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不要总是想着别人,亏待了自己。王素贞的言传身教直接影响了她的子女,子女们总是想着法的孝敬爷爷奶奶,逗老人们开心,王素贞也成为邻里间孝敬公婆的好儿媳。
和睦乡邻有善举
王素贞为人热情,心地善良。邻里谁家娶媳妇都愿意让她去娶亲。街坊邻居谁家有事,百忙中她总要抽出时间过去看一看,帮一帮。尽管自家不富裕,但邻里有困难,能伸手帮一帮的,她绝不吝啬。邻居翟来庆子女较多,家庭贫困,她总是将自己孩子的衣服、生活用品送到他家,帮助他们渡过难关,翟来庆妻子提起此事,每每感动的流泪。
邻居张光远总认为女孩上学没用,一直不让两个女儿上学,王素贞和丈夫多次与张光远谈心,还主动替他缴纳孩子的学费,终于使两个女儿如愿上学。看到农村缺少文化活动,乡亲们只能看电视、打麻将消遣时光,王素贞便动员爱好音乐的丈夫牵头组织了村秧歌队、舞狮队,利用农闲时节开展群众娱乐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由于组织有力,该村舞狮队人数众多,剧目丰富,多次代表镇参加县汇报演出,在当地小有名气。
投身教育终不悔
1997年,王素贞所在的村,由于教室少、师资力量弱,很多适龄儿童没法上学,孩子们便成天在街打架、玩耍,一时间成了村干部和家长们的包袱。这时随着王素贞儿女们逐个考入大学,王素贞会培养儿女的名气在本村迅速传开。于是便有人提议让王素贞办学前班来教孩子们上课,村干部找到她商量此事,王素贞认为自己文化程度低、且没有上过正规师范学校,怕耽搁孩子,便一再推辞。家长们听说后,便一同找到王素贞告诉她只要她教,不论教的好坏,家长们都不会埋怨。
望着孩子们渴求知识的眼神,王素贞开始了她的教师生涯。学校没有地方,她就把自家的房屋腾出来给孩子们上课,为了教好孩子,不辜负家长们的期望,她白天给孩子们上课,晚上请丈夫给自己辅导,一学期下来,她整个人瘦了一大圈,但她说瘦有所值。知道多数农村家庭条件困难,办学多少年来,她一直按每个学生每月4元钱收费,这仅仅相当于当时的一名代课教师工资。此外,对于家庭特别困难的学生,她还主动减免或全免。其中有几年间,由于学生人数较少,她每个月收入仅百余元,却还包含着自家房屋和一切教学开支。亲人们不止一次劝她不要再办了。但她却说:“家长们信任我,把孩子交给我,再苦再累我也要把孩子们教好,为咱村多培养一些人才”。
正是靠着这样的信念,十六年来,王素贞为本村和周边村培养了一批又一批学龄前儿童。由于她教学耐心、教法科学,输送的生源基础扎实、品学兼优,使该村小学教学成绩多年来一直位于全镇前列。
就是这样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却用自己人生勤劳和智慧成就了一个家庭,奠定了一个村的学前教育,实现了个人的人生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