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强则中国强” 国民教育应该向谁看齐?
图片来自于网络。
“少年强则中国强”这句广为流传的名言出自梁启超《少年中国说》中的一段话,原文是:“今日之责任,不在他人,而全在我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要想培养出优秀人才,除了孩子的自身努力不可或缺,同样重要的还有良好的家庭熏陶和负责任的学校教育这两个重要因素。 《长江日报》2010年3月曾发表过一篇文章名为《温家宝最爱说“靠自己”》的文章。这是记者对温总理的发小,已经69岁的老人李溥采访后写出的一篇访谈式报道,通过对李溥老人的采访,我们不难了解温总理从小就体现出温和恭敬、谦逊低调、胸怀大志、爱好广泛的难得特质。温总理的成功与他少年时代对自己的要求、家庭的熏陶和学校的培养是分不开的,他自小就是个门门优异不偏科学习优异的好学生,也是拥有创新开阔的大家思想和志存高远一心做大事的大家风范,他擅长音乐和体育运动,爱好广泛,团结同学。我们广大青少年应该多学习伟人成长的经历,由此获得力量把自己的正能量发挥出来,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爱人民,胸怀大志、乐于助人、努力学习、提升自身的全面素质,成为对国家有用的人。 “孟母三迁”、“岳母刺字”、“孔融让梨”这些故事虽小但却给我们传达了同样的信息,家庭教育对孩子成才的至关重要。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良好习惯形成与否的决定人物。现阶段,我国对家庭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不断进步。父母的爱应该是大爱,不应太拘泥于细枝末节,在给他们成长空间的同时正确引导他们发展爱好和特长,应该做到有智慧、有气度、有方式、有方法,注重孩子自由创新、自主学习、独立思考、求真务实等学习能力和爱国守法、勤奋谦虚、尊老爱幼、乐于助人等社会公德心的引导和培养。 是的,少年强则中国强,我国国民普遍从小到大都是在学校里度过自己的少年时光,在学校里成长为有用之才的,学校对孩子的启蒙作用非常之大,而我国从古至今就非常注重发展教育。闻名与世界的教育大家孔子是我国的骄傲,论语劝学篇有“夫君无谏臣则失政,士而无教友则失德.御狂马不释策,弓不反于檠;木受绳则直,人受谏则圣;受学重问,孰不顺成?毁仁恶士,且近于刑。君子不可不学。”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孔子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教育思想。“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面对子路的疑惑和反问,孔子因利势导,语言简明而深入地纠正了子路的观点,让人无可辩驳。为人师表就应该诲人不倦是不能摒弃的,延续历史、发扬好的一面已经是学校和老师承担的必要社会责任了。为祖国的未来传播正能量,倡导正确价值观,保护孩子们不过早受到外界危险思想的污染,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吸收知识应该成为学校的首要任务和老师的职业目标。 如果保证每个孩子都能接受到学校的良好教育、家庭的正确熏陶加上自身的努力发展,我国国民教育水平一定会上新水平,国民素质提升指日可待,国家的综合实力发展会更上一层楼。(米奇) 长城网特约稿件,如需转载请注明稿源! |
关键词:青年,人才培养,中国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