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解其林和他的微雕艺术“橄榄核雕刻”
长城网廊坊7月24日电(刘振山 武香君)说起橄榄核雕刻,首先想起的,就是一篇名为《核舟记》的文章。“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时光流转,如今,这个明代作家魏学洢笔下出现的微雕艺术,竟然出现在廊坊市永清县别古庄镇后刘武营村的解其林手中,除了小舟,他手中的橄榄核被雕刻成了各式各样的工艺品。伴着蒙蒙细雨,记者跟随他走进入了这些诞生于指尖的微雕艺术领域。 巧夺天工的“核舟”。张泰源 摄
“是父亲和师傅把橄榄核雕刻带到了村里” 走在村中的路上,两边随处可见橄榄核雕刻的招牌,一辆辆汽车来来往往,送走许多操着不同口音的批发商,留下沉甸甸的财富。小小的橄榄核,让村外的人为之痴迷,也让村里的人为之努力,在他们中,有一个人将这门工艺变成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就是橄榄核雕刻的第二代传承人解其林。 说起橄榄核来到村里的历史,不得不提到解其林的父亲解成文和师傅杨恩崎的一次“探寻”。“1975年,我父亲和我师傅准备搞点副业为大队致富。一开始,是花瓣针织,后来是画彩蛋,再后来是雕刻山核桃,但总是不成功。有一天,父亲偶然间看到三河市的许多村雕刻的橄榄核全部出口到了国外,村民各个富了起来。于是,两人就跟他们要了一套成品,一个负责技术,一个负责对外联系,带着6个社员忙活起来。”由于缺乏专业的工具、造型粗糙,起初他们的成品根本达不到外贸的要求。后来,几经辗转,解成文从北京拿到了一套价格昂贵的成品,和杨恩崎研究了起来。功夫不负苦心人,半年后,他们雕刻的橄榄核刚一拉到北京,就被抢购一空。 十多年后,橄榄核雕刻逐渐由大队管理变成了个人经营,杨恩崎一边雕刻也一边带起了徒弟,这其中就有解其林。可是他第一次接触橄榄核时,已经是18岁了。这个粗手粗脚的小伙子能做得好吗? 解其林与橄榄核结缘。张泰源 摄
“师傅没说什么,但我知道自己成功了” 18岁时的他,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他想着去外面的世界闯荡一番,成就男儿的志愿。但父命难违,他还是留了下来,没想到这一刻就再也没闲下来。 当时,由于制作工具简单,解其林只能用刻刀在一个只有几厘米的橄榄核上雕刻出行云流水的图案,这对于一个“大手大脚”的男孩子来说难度非常大。这选料、画样、雕刻、开脸、打磨,抛光、打油……几道工序下来,他的两只手常常受伤。在采访中,解其林向记者展示了他的一双手,粗糙的拇指和食指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伤痕:“刻刀非常锋利,稍不留神就会剌到手指,这些伤都是早些年留下的。” 学徒的前半年,他一直跟着师傅画样,可谁也没有想到,这个不爱说话的小伙子偷偷雕刻出了一条由108颗橄榄核串成的佛珠。“我的师傅对我要求很严格,当他看到我的作品时,没有多说什么,但是我知道,自己终于成功了!”解其林说。从年纪轻轻的小伙子到中年的男人,从此,解其林和他的十多把刻刀一起走过了20多年的雕刻时光。由于制作精致、样式独特,他的手中的橄榄核逐渐成了市场上的抢手货。 解其林在他的工作室雕刻橄榄核。张泰源 摄
“我不能让这手艺断了档” 如今,科技提高了生产力,解家的东厢房被解其林改造成了加工室。这里面,整天都亮着灯光,时不时传来吊钻与橄榄核的摩擦声,三位工人正紧张地雕刻着手中的“双面罗汉”,一个个小小的橄榄核用不了多久就完成了一次“雕琢”。“现在,一天就能雕刻出几串简单的手串,精致一点的手串几天就能完成。”解其林说。 水果八宝、十八罗汉、九鲤戏莲、核舟……今年6月10日,在廊坊市区时代广场上举办的廊坊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广场展演上,解其林和妻子从永清带来的橄榄核雕刻吸引了人们的眼光,尤其是只有两厘米长的核舟,似乎带领人们穿越到明朝时代。姿态各异的人物、细小的锁链、船上的窗户、摆件竟然都能活动,不过,由于它们太“迷你”,只能用针来拨动。这些核舟,要在放大镜下完成,特别费眼力,每颗要花费解其林半个多月的时间。每次眼花,解其林就会想起师傅临终前嘱咐自己的话:这手艺不能断,你得继续传下去。揉了揉眼睛,40多岁的他又拿起那把熟悉的刻刀:“我必须把它刻好,只有这样,我才能无愧于‘传人’这个称呼。” 在采访中,解其林告诉记者,自己有一儿一女,一个准备学习雕刻,一个正在石家庄学习美术,等自己刻不动了,就把身上的担子交给他们。“雕刻很枯燥,也很费心,在一雕一刻之间,就是人生的一种雕琢,这是旁人体会不到的。” 各种造型的橄榄核雕刻。张泰源 摄
|
关键词:廊坊,解其林,雕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