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长城原创

[特写]霓虹灯下的哨兵 高铁“原点”上的汉子

http://www.hebei.com.cn 2013-08-01 23:11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北京工务段京南线路车间京南线路工区工长许志峰检查设备。丁海清 摄

  长城网8月1日讯(张天虎 李溢春 丁海清)这里是中国高铁之源,这里是中国第一条高铁---京津城际和中国最长一次性建成京沪高铁线路的交会之地,这里是许多中外游客认识老北京的新地标——这就是北京南站。

  然而,与宽敞明亮极富现代气息的北京南站站场相比,作为担负北京南站线路和道岔设备养护维修任务的北京工务段京南工区的职工们来说,他们更像是一群“霓虹灯下的哨兵”。

  中国高铁线路的“骨灰级”人物——最笨的方法,往往最管用

  许志峰,北京工务段京南线路车间京南线路工区工长。

  从2008年京津城际开通那一天起,他就开始担任京南工区工长之职。按照现在流行的标准衡量,许工长可以说是中国高铁线路的“骨灰级”人物了。

  当年,他所在的京南工区担负着京津城际起始站北京南站站场及站外1.83公里有砟轨道地段线路和道岔设备的养护维修任务。这可是,当时全国第一条也是惟一一条高速铁路。其任务之重、责任之大,临危受命的许工长心里跟明镜似的。

  线路、道岔甚至包括作业理念和标准都是全新的。怎么养护?如何维修?“反正那会儿心里只有一个信念,标准越高越好。”多年以后,许工长对那段难忘岁月依旧印象深刻。

  上班干,下班学。一周两周不休息,一月两月不回家,不服输的许志峰和工友们,从一开始就和高铁线路较上了劲。

  一群大老粗,面对高铁线路和设备居然一个个还叫起真来。面对一个问题有时争的面红耳赤是家常便饭。

  当时,他们对设备养护的标准是“零”误差。

  标准好说,不好干。这样的标准在白天都很难保证,更别说随着京津城际的开通检维修施工作业时间,都调整到了午夜0点30分至凌晨4点30分这样的特定维修“天窗”之内。

  “过去在白天测水平、看方向一目了然,现在借灯光、伴月亮,眼睛瞪的像铜铃,也只能勉强看个十几米。”许志峰这样描述当时的作业场景。

  看不准就多练,拿不准就多试。许志峰和工友们为了克服照明不足给工作带来的困难,天天趴在线路上,夜夜泡在设备边。掌握设备变化规律,及时检查设备状态,了解线路道岔各部尺寸,认认真真做记录,扎扎实实搞分析,北京南站的每一组道岔、每一条曲线、每一处重点地段都熟记于心。

  “最笨的方法,往往最管用,对待设备就得老老实实。”这是许工长的经验之谈,也是做事的状态。

  一来二去工友们在他的带领下,个个练就了一双火眼精金,只要凭借一只手电的微弱光亮,就能找到1、2个毫米的小方向,小高低。在此基础上,许志峰和工友们还总结出一套夜间检、养、修相结合的维护高速线路设备的方式方法。从京津城际和京沪高铁,多年来京南工区管辖的线路、道岔、曲线设备,始终常态优质。

 [1] [2] [3] 下一页

关键词:高铁,哨兵,维修工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长城网
责任编辑:张天虎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