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村小伙到毛线大王 河北退伍兵王启发三次转变
从尽人皆知的“毛线大王”、知名企业家,到著名的拥军模范,王启发实现了他人生第三次华丽转身,他的体会是—— 把感情转化为强烈的社会责任,企业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脱下军装卖毛线,带头发展毛纺工业,建起了大型毛纺厂,王启发这一卖卖出了名堂。 “世界羊绒看中国,中国羊绒看清河,清河绒源在辛兴……”上世纪80年代,人民日报记者金凤、孟晓云等多次报道了王启发带领群众致富创举。党和国家领导人等先后到这里参观考察。一些省、市、自治区和兄弟市县的领导、参观团也纷纷到这里参观学习。 有人曾这样评价王启发:“他是一位实干家,以魔幻般的速度带领启发集团腾飞;他是奉献者,多年来热衷社会慈善事业,重视教育事业,特别是始终关心和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从他身上,展现了一位优秀退伍军人的大爱情怀。” 王启发和他的启发集团不负此赏——全国第一个与国有企业联营的个体企业、全国第一个组织2000余名营销代表在人民大会堂组织召开营销大会、建立了全国农村第一个教育基金会、全国第一次在民营企业建立了民兵营…… 除此之外,他还在县城建起“蠡县启发职业教育中心”,在本村捐建了一所启发高级小学。在企业优先安排农村贫困子女、城市下岗职工就业。1998年,他亲率赈灾车队赶到黑龙江省灾区慰问,并送去了公司的100多万元的款物,受到了国家民政部的表彰。 出身农民当过兵的生涯锻造了王启发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毅力,也赋予他悲天悯人的性格。纺织印染行业一般使用强酸,稀硫酸和盐酸加工的染料,每桶价格才几千元。而王启发却坚持使用进口的毛用活性染料,每桶2万多元,仅此一项,产品染色这一环节的成本就翻2到3倍,而园区排污池里的水经过处理后,养的鱼个个活蹦乱跳。 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在民营企业开展武装工作既是一个企业应尽的职责,又是一个复转军人充满理想的事业。怀着对军队的特殊情感,王启发的纺织集团的一些岗位优先接收复退军人。近年来,集团公司的中层领导干部和重要岗位的技术骨干,80%以上都是复转军人。 王启发从军队管理经验中汲取营养,严格施行团队管理、运营管理和质量管理,企业的竞争力逐渐增强,客户满意度不断提升。集团内部成立民兵营后,他利用民兵整组活动的时机,每年组织员工集体到企业附近的烈士陵园扫墓、到军事院校开展军事训练、接受国防教育。不久前的一个夜晚,雷电交加,暴雨突袭,狂风扯断了电线,园区内一片漆黑。因河水暴涨,雨水如潮般涌进园区印染车间,数千万元的进口染料和毛线眼看毁于一旦。300多名民兵应急队员每人怀抱一个价值几千元、重达30公斤的染料桶站在没膝深的水中。一名女民兵不慎滑倒了,半截身子泡在水中,但她咬紧牙关硬是把燃料桶顶在头上。因天黑无法辨认面貌,大家当时也都忙于抢险,事后也没有人主动承认。后来,王启发专门在园区内建一座雕塑,以纪念此事。 除了把企业按照“像军队、像学校、像家庭”的模式经营管理外,王启发带着他的儿子、儿媳、女儿和女婿逢年过节到部队拥军更是家常便饭。 王启发常说:“部队是我成长的起点,关心部队建设和战友的生活,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他这样说,也是这样做的。近年来,他和他的“拥军团队”足迹不仅走遍了驻守保定的某集团军、某飞行学院等10多个团以上部队的营院,远在黑龙江、内蒙古等地的边防部队,也到处留下了他们拥军的身影。冬天送一些毛衣线裤,夏天送一些衬衣,每次去,王启发都给官兵们带上一份厚礼表达心意。河北沧州籍农村战士张卫京,在部队服役期间与前来拥军的王启发见过一面,无意中流露出想在他公司打工的想法。王启发二话没说就承诺同意。 不仅如此,除了他和他带领的“拥军团队”经常拥军外,王启发组织企业附近中小学的“优秀教师”和“三好学生”定期到部队参观见学,有意识地培养他们的国防观念和国防意识,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军营里一个个绿色的青春方阵,呐喊着祖国的口号,奔跑着时代的铿锵。王启发就这样用一个又一个实际行动默默无闻履行着自己的职责,一次又一次地为各种公益事业贡献着爱心。他的善举感动着身边的人们,也感染着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他的队伍。 谈起他的拥军经历,王启发一笑:“这已不仅仅是我对军营特别热爱、对军人特别崇敬,而是感到这是一种享受,是一种尊重,是一生中最无私的,坦然、淡定的享受。” 是啊,总有一种力量催他奋进,总有一种责任让他前行。退伍军人王启发不正以前瞻的眼光,永无休止的奋斗足迹、超常的智慧和责任做着一份这样光辉灿烂的事业吗!? 落叶在空中盘旋,谱写着一曲感恩的乐章,那是大树对大地的感恩;白云在蔚蓝的天空中飘荡,绘画着一幅幅感人的画面,那是白云对蓝天的感恩;王启发对绿色军营这种难以割舍的情愫,也应该是他感谢部队多年对他培养教育感恩的一种体现吧。 |
关键词:退伍军人,毛线大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