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长城原创

专家提醒:处暑到 天气凉 预防“秋燥”是关键

http://www.hebei.com.cn 2013-08-24 00:50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长城网唐山8月23日电(杨超 张光明)8月23日进入“处暑”,表示炎热的暑天即将结束,转而进入凉爽的秋季,但有些人却出现了皮肤发紧,口干舌燥,鼻腔干燥,喉咙发干,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或者大便秘结等症状,这些症状并不是一般的上火,而是“秋燥”。

  据唐山市中医院肺病科副主任孙惠敏介绍,秋燥是人在秋季感受燥邪而发生的疾病,伴有津伤失润的表现,有两种不同的性质:一偏于热,一偏于寒,也就随之分为“温燥”、“凉燥”两种类型。温燥多发生在初秋,表现为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喘,咽喉干痛,鼻干唇燥,胸闷,心烦,口渴,舌苔薄白而燥,舌边尖俱红等燥热症状,是肺受温燥之邪,肺津受灼而出现的症状;而凉燥多发生在晚秋,表现为头痛身热,恶寒无汗,鼻塞,伴有津液不足的现象,如嘴唇干燥,连续干咳,胸闷,皮肤干痛,舌苔薄白等症状,是肺受寒燥之邪、津液耗损而出现的症状。

  在四季气候中,中医将“燥”列为秋季主气,认为“燥”是秋季最易伤人致病的邪气。中医学强调:肺喜润而恶燥,秋季气候干燥最容易损伤肺,因此秋季尤其要注意对肺的保养,预防肺系疾病。

  有效防治“秋燥”应注意:起居作息尽量早睡早起,以保持神志的安宁;多喝水,白天可喝淡盐水,晚上则喝蜜水,可润肺、养生、抗衰老、并可防止因秋燥而引起的便秘;多吃蔬菜和水果;适当多吃些滋阴润肺的食物。秋燥时节,还要注意不吃或少吃辛辣烧烤食品,如辣椒、花椒、桂皮、生姜、葱及酒等。

  秋季锻炼:秋季锻炼应注意锻炼时常调减衣服;适时补充水分,多饮白开水,防止人体因锻炼多汗而脱水生燥;不要空腹锻炼;循序渐进,增强体质,提高御“燥”的能力。

  秋季饮食:秋季是一个从炎夏向寒冬过渡的季节,是人们抵抗力相对较弱的时候,在秋季也应该适当多吃一些能够增强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的食品。禁食生冷。鲜藕、生梨、荸荠、胡萝卜、豆腐、黑木耳、蜂蜜、豆浆、牛奶等有滋阴润肺之功;蔬菜和水果性寒凉,有生津润燥、清热通便的功效,且含大量水分及维生素、无机盐、纤维素,可以改善燥气对人体造成的不良影响;冰糖、蜂蜜,因人而异;西红杮、黄瓜、绿叶蔬菜最好餐餐佐食;葡萄、柿子、梨子等水果为清凉滋润佳品,应注意交替变换食用;栗子有补肾强筋,健脾养胃的功效;大枣具有宁心安神、益智健脑、增强食欲、抗过敏、提高免疫力的作用,亦可防治高血压、骨质疏松和贫血,是老年人秋季的补养佳品;核桃是补脑的最佳食品,亦是补肾固精、温肺定喘的食疗品,对肾虚、尿频、咳嗽等症有很好疗效。

  秋燥的家庭疗法:

  (1)蜂蜜梨水:将梨切下一点做盖子,把梨核取出,放入枸杞子5粒,冰糖3颗,放满清水,温火蒸45分钟,出锅放温后加入蜂蜜1-2小勺,可养阴生津,润燥止渴,缓解秋燥带来的不适。

  (2)生地粥:将鲜生地黄30克细切,用适量清水在火上熬沸约半小时后,滤汁,再复熬一次;合并药液浓缩至约100毫升,备用;75克粳米淘洗后煮成白粥,掺入生地汁揽匀,食时可加白糖少许。本药膳具有滋阴益胃,凉血生津之功,可用于阴虚潮热、盗汗、久咳、咳血、食少、消瘦、热症心烦、口渴以及睡起目赤、良久难消等症。

  (3)穴位按摩:太冲穴位于大足趾和第二个足趾之间的缝隙向上1.5厘米的凹陷处,由于它属于足厥阴肝经,因此按摩此穴对肝火旺盛带来的上火症状效果非常好。内庭穴是足阳明胃经的荥穴,如果有口臭、便秘、咽喉肿痛、牙痛、腹胀、吐酸水等不适时,可以多按内庭穴。合谷穴属手阳明大肠经,并且中医讲“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你有牙疼、耳鸣、眼睛红肿、鼻出血、头痛、咽喉肿痛、便秘、发热、口干,或者脸上的青春痘一个接一个不停地往外冒,就可以按合谷穴。

  孙主任提醒大家应该注意的是,秋燥虽然可以家庭预防和简单治疗,但是如果经家庭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的话,还是应该及时到医院就医诊治,本病可以诱发心脑血管病,可能掩盖干燥综合征、急性咽候炎、急性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肺炎、糖尿病等疾病的表现,故不能轻视,不能随便寻觅偏方自行用药。

关键词:处暑,秋燥,预防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长城网
责任编辑:张光明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