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艾各庄音乐会”百余年古曲的前世今生
长城网廊坊8月25日电(刘振山 武香君)“降节飘飘宫国来,中元朝拜上清回,羊权须得金条脱,温峤终虚玉镜台……”这是唐朝诗人李商隐在中元节写下的名篇。中元节,俗称鬼节,七月半,也称盂兰盆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每到农历的七月十五,人们就会举办祭祀活动和法事,怀念亲人,祈福平安。 就在这一天,廊坊市广阳区万庄镇艾各庄村的付世军就显得异常忙碌,作为艾各庄音乐会的第十三代传人,他要准备一场道教法事,为全村祈福祝祷。这样的音乐,付家人已经在村中演奏了数百年。 古曲演奏。张泰源 摄
血液中流动的“使命” 说起艾各庄音乐会的历史,那就要追溯到明朝宣德年间。那时候,音乐会是纯粹的“道班”,乐曲全部采用‘工’、‘尺’谱记法,具有北方音乐的古朴粗旷。那时,音乐会处于鼎盛时期,曾进京演出,得到皇帝赏识,并许在道袍上绣龙。但是到了清光绪年间,音乐会渐渐走向了衰落,大部分曲谱渐渐失传。 付家人的血液中,流动着一个特殊的基因,那就是“使命”。“文革”期间,音乐会被迫解散,大部分乐器、道具遗失或被毁。为重建音乐会,1978年,付世军的父亲,第十二代传人付万丰和村里的老会员出资添置了乐器,重新整理曲谱,人们才渐渐记起了这些古老的音乐。 旧时的农村,没有什么娱乐项目,红白喜事的吹吹打打,就能吸引来十里八村的乡亲,热闹的场面绝对不亚于如今的明星演唱会。儿时的付世军,就常常跟着这些音乐奔波于一个村又一个村中。15岁那年,他终于也加入到了其中。“拜师后,我们学的是管、后来就笛、笙,当时学艺不像现在,要先背古谱,然后才能学习技法。当时的谱子有百十多个,为了背这些,我就花了整个冬天。”16岁时,跟随父亲出会的付世军第一次吹响了手中的笙。从此,这个孩子的身上就多了一副担子。 古曲演奏。张泰源 摄
向世界传递中国的道教音乐 2000年以后,由于父亲的身体原因,“会头”一职就传给了付世军。接过手中的大旗,付世军感觉到身上压力很大。“随着社会不断发展,人们的思想越来越开放,脑子里大多都是西方的东西,渐渐遗失了传统音乐。我一直在想,古乐会不会随着我们这一代的离开而消失呢?”付世军担心看到这样的结果,他身上的“基因”告诉他:音乐会决不能断在自己手中。 为了让音乐会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他和师兄师弟们奔走宣传,参加各种活动,渐渐的在外面有了名气。2002年的一天,他的师弟孙朝伟给他带来了一个好消息,张国立导演的电视剧《铁齿铜牙纪晓岚续集》要拍摄“假出殡”这样一个镜头,需要8名老师傅现场吹奏。“当时我没有去,回来后,师弟告诉我,张国立对音乐会评价很高,他的话我至今还记得:我拍过不少这样的镜头,用过许多演员,但是只有你们不需要我费心思排练。我可以保证,我全部用你们的现场音做背景音乐。” 2008年,艾各庄音乐会的几名会员,终于带着心爱的乐器走出了中国,和中国佛教协会一起参加日本、韩国、新加坡的慰问演出。回忆起那时的情景,孙朝伟告诉记者:“在现场演出结束后,许多外国人通过主办方表示,他们第一次听到这样古老的中国音乐,它不仅能洗涤心灵,更把他们带到了另一种境界。” 2013年,在付世军的努力下,艾各庄音乐会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古曲演奏。张泰源 摄
愿古乐万年长 村民常健康 “叮……”一声罄的声音将众人的思绪拉回到如今。夜幕降临,城市的灯火渐渐点亮,艾各庄村也渐渐安静了下来,只剩下几声蝉鸣。此时,村中的中元节法事才刚刚开始。 上香、拜师、念经、点燃河灯,在主持的带领下,付世军和十多名身穿道袍的乐手开始绕着村子祈祷,最后在村中的一座古庙集合。锣鼓声、鞭炮声、孩子的欢笑、鼓掌叫好声使得原本凄凉的中元节显得异常热闹。在采访中,记者从村中的许多老人那里得知,从满月、结婚再到去世,几乎村里的每个人都会伴着这些音乐走完人生的轮回。在中元节,人们除了祭奠祖先,更多的是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期盼,而这些婉转清丽的声音,也将见证着村子的荣辱兴衰。 古曲演奏。张泰源 摄
|
关键词:廊坊,艾各庄,古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