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长城原创

【长城时评】打击“网谣”,更要打击“官谣”

http://www.hebei.com.cn 2013-08-30 20:58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先否后肯,“官谣”也有大忽悠。网络谣言泛滥被人人喊打,我们同样不能忽视刚露头的“官谣”。“官谣”的产生根源,莫过于是急于想撇清自身污点的某些单位或个人。日前,新华社记者梳理出一些官方“先否后肯”的怪现象,希望能引起一些不注重多听、多看、多调查,遇事善于说谎、急于否认的相关部门重视。(8月29日《新京报》)

  记者列出的四起“官谣”事件,最著名的当属刘铁男被实名举报案: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遭遇举报,国家能源局回应称,上述消息“纯属污蔑造谣”,并称“我们正在报案、报警,将采取正式的法律手段处理此事”。可是,不久后刘铁男就被双开,因涉嫌犯罪问题移送司法机关处理。类似典型案例充分体现了“官谣”的几大特色:一,由“公权部门”通过“权威渠道”发布,搞得“跟真的似的”,很有欺骗性和迷惑性;二,由于“官谣”由官方发布,其受众不止是某一个人或某个群体,而是全体国民;三,虚言恫吓,挥舞“权力”或“法律”大棒,不容质疑、不许不信,试图堵住天下悠悠之口,将“官谣”变成“主旋律声音”。

  正是由于“官谣”具备了普通谣言所没有的“特色”,其危害范围更大、危害程度更烈。一方面,“官谣”混淆事实、掩盖真相,伤害社会公平正义,另一方面也在影响政府自身公信力的同时,对整个社会的诚信体系和秩序造成了巨大冲击。尤为严重的是,“官谣”往往借助公权力来实施,其背后往往有着“权大于法”甚至“以权压法”的影子,与建设法治国家的理念背道而驰。

  谬误重复一千遍也不能变成真理。再冠冕堂皇的“官谣”,也总有露出马脚的时候;再义正词严的“辟谣”,也不过是色厉内荏而已。实际上,大多数“官谣”无须老百姓反驳,更无须经过“时间和历史的检验”,很快便不攻自破、自掌其嘴,沦为笑谈。“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更何况现如今是网络社会、信息时代,真相捂不住,丑陋也包不住。

  在网上转发个微博就有可能被定性为造谣、传谣,为何利用公权大张旗鼓造谣传谣睁眼说瞎话的“官谣”,却可以轻易蒙混过关呢?或许,这也就是为何“官谣”时有发生的最根本的原因吧。“官谣”猛于虎。“官谣四起”究竟带给我们什么警示,还请“官家”三思。打击“网谣”,更要打击“官谣”。(乔志峰)

关键词:官谣,先否后肯,网络谣言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长城网
责任编辑:芦静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