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长城原创

【长城时评】大气治污支“行”比支招更需要

http://www.hebei.com.cn 2013-09-17 23:39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北京市启动“清洁空气·为美丽北京加油”活动,北京大气治污郑重其事地向市民求支招,市民可通过网站、微博、微信、热线、邮件、信件这6种方式,为北京的环保提建议。(2013年9月17日《新京报》)

  大气治污向市民求支招,以求充分发挥民间的环保智慧,营造全民治污的社会氛围,动员各种社会力量治理空气污染,政府这种广纳民智的积极做法对于提高治污的社会参与度必然可期。

  但是,话又说回来,如今,随着雾霾天气等污染天气的增多,公众对于空气污染的危害感同身受,同时也跟随新闻媒体学会了不少大气治污的方法,而这些方法不外乎是:减少重污染工业排放污染;减少城市汽车尾气污染;减少城市烟尘和扬尘污染等等,如果还要挖掘什么很新奇的大气治污点子和招数似乎也勉为其难,因为普通公众的大气治污知识比起专业的人员还显得微不足道,因此,大气治污向市民求支招,更要求支“行”,“知行合一”才是更高治污境界。

  环保常识大家都懂,即使好的金点子更需要行动来落实和改善,大气治污的倡导者和表率是政府,燎原之火却是最广大的公众,如果失去了公众的积极参与,那么仅凭政府的力量也是捉襟见肘,正如清华大学环境学院院长贺克斌教授所认为,发展是全社会的发展,造成的污染物排放也是全方位的,但如果只是政府在做环保,大家不参与,那环保是没有希望的。

  今年夏天,包括西安、南京、杭州和北京市在内的不少城市,因为一场风和雨,让城市的天空迅速湛蓝起来,美丽起来,人们惊喜于大自然的恩赐和赏脸,欢呼难得一见的碧空如洗,纷纷将自己拍到的蓝田美景和网友们分享,但是,高兴之余,总感觉怪怪的。

  曾几何时,能够见到蓝天白云是常事,大家见怪不怪,又曾几何时,能够见到蓝天白云已经是一种奢侈的要求,除非一场大风吹走雾霾,除非一场大雨荡涤污浊,如此将好天气寄希望于老天爷的特别恩赐和照顾,不管怎么说也让人五味杂陈,心里不是滋味。

  有人风趣地调侃说,“风领导”一上班,天就蓝了;“雨领导”一值班,天就亮堂了,可是,如果将我们对好天气的需求建立在老天爷喜怒无常的交替作用下,未免太被动了,也太没趣味和意思了。

  对于难得的蓝天,惊喜不能泛滥,行动才能改善,今天的惊喜,是为了明天面对蓝天白云的不惊喜,是一种悠然的气定神闲,等闲视之,每个人都收获环保素养才能收获更多蓝天。

  蓝天可遇不可求,但是,脚踏实地的建设生态文明,注重环保,每个人却可以做得更好,对于机关、事业单位而言,更多的干部如果能够将生态建设放在举足轻重的地位,面对生态建设中屡屡出现的违法违规现象而零容忍,用好监督权,让违法违规的破坏生态建设的现象越来越少,就会极大促进生态建设的质量提高。

  而对于企业而言,如果更多的企业能够积极履行环保的社会责任,将环保责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时时处处注意环保先行,多体现经营企业的环保良心,节能减排,在环保生产上多投入,为企业的长远发展着想,不做危害社会和公民身心健康的污染行为,那么,不但企业环保的天空更蓝,城市的环境就会更好。

  对于广大的市民而言,蓝天白云的美好景致谁都喜欢,喜欢赏景更要善于为美景的经常出现贡献自己的环保力量,每个人少开一天车,少使用一次一次性产品,少浪费一度电,少浪费一滴水,少乱扔一次垃圾,少使用一次木材制品和皮革制品,少追求一次奢侈消费,少给环境增加一次额外负担……那么,就为蓝天白云的出现增加了更高的概率,也就会为保护自然贡献了应有的力量,能够“悠然见南山”的次数就自然多了。

  对于空气污染,治污减霾,每个人都可以力所能及的做的更好,比如植树绿化,不一定非要亲自植树才体现了环保意识和行为,对于更多人而言,“虚拟种树”才是植树的更高境界,少砍一棵树,就达到了种植一棵树或者很多棵树的目的,如果切实改变了浪费树木资源的态度,其实就在现实中完成了虚拟的种树。

  世上本没有雾霾,污染的人多了,也就有了雾霾,同样,我们不怕雾霾,污染的人少了,就少有雾霾,我们都是蓝天的受益者,也都是雾霾的受害者,治污减霾,谁也不能独善其身,减少雾霾发生,实现天蓝地绿,大家都可以各尽所能,既然同呼吸,那就共责任,多收获一份环保素养,才能收获更多蓝天,也才能为生态文明贡献一己之力。

  我们决定不了蓝天白云出现的概率,但是我们可以决定自己的环保高度和厚度,可以主宰自己的环保文明行为,也只有我们大家的环保公益意识和行为提高了,大自然就不会吝啬,就会回馈我们更多的蓝天白云。

  大气治污,不仅要支招,尤其应当实践(“行”),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上善”之举,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为行,知决定行。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工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环保道德是人行为的指导思想,按照道德的要求去行动是达到“良知”的工夫。在道德指导下产生的意念活动是行为的开始,符合道德规范要求的行为是“良知”的完成。大气治污支“行”比支招更需要,“知行合一”才是更高境界。(魏青)

关键词:大气治污,环保,雾霾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长城网
责任编辑:芦静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