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政府服务部门对待群众“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四难”问题,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先是曝光、查处了河北省武邑县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大队工作人员态度粗暴、刁难办证群众的问题,后是披露了西安市75岁的病重老汉被担架抬进银行,按规定亲自改设存折密码。紧接着,又有报道称,广东高州市一中风老人由于一、二代身份证的名字有一字之差,当被抬到信用社取钱时竟然去世。“难”,成为公众和舆论普遍的感受。
“四难”问题为什么会成为顽症,屡次整治效果不佳呢?笔者认为,基层从业工作人员的宗旨观念不强,服务态度不好固然是一个方面,但最根本的原因还不在于此,而在于由计划经济转型市场经济之后、由人治社会转入法治社会之后、由松散管理转入制度化、正规化管理之后,由服务人员手工操作转入电脑操作之后,给群众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各个服务行业、部门对转型后如何更好地服务群众,调查研究不够,应对措施跟不上,服务工作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和群众的需求,这就形成了难以解决的社会问题。
“四难”问题的核心是“事难办”。就办户籍而言,上级部门规定了那么多条条框框和繁琐的工作程序,办一个户口手续,别说是群众感到困难,就是业内人员不跑几趟也办不下来。即使户籍室门好进,工作人员笑脸相迎,说话好听,但有那么多“紧箍咒”框着,最终事办不了,还是不能达到群众满意。针对这个问题,日前,河北省公安厅召开全省公安机关户政系统电视电话会议,宣布全省将推出简化户口落户手续的七项便民利民措施,并承诺对不需要上级公安机关核准的户口事项,凡群众办理手续齐备、符合政策规定的,坚决不让群众跑第三次。这一“松绑”举措,将为户籍部门从根本上解决“四难”问题奠定良好基础。
同样,群众在银行储蓄,过去从不设密码,不管是谁,拿上存折就能取钱,实行规范化管理之后,保护客户资金的安全是必须的,但对于老弱病残人员如何搞好服务,这些人存取钱遇到实际问题如何解决,是不是非得将不能行动的本人抬进银行亲自办理?在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还有孩子入托入学难、生育办准生证难、出行乘车难、有病就医难等诸多困难,这些难题,哪个解决不好,都将使群众陷入困境,影响群众对政府的公信力。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四难”问题,各个服务行业、部门的决策者应从自身源头抓起,要牢固树立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深入调查研究,根据现实情况,从群众的利益出发,制定出台相应切实可行的便民利民服务规定和措施,让基层窗口单位和工作人员有章可循。同时,要加强对行业工作人员的群众路线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文明服务教育,不断改进服务态度,提高服务水平,对特困人群开辟“绿色通道”,实行预约服务、上门服务。另外,还要加强社会监督,加大对违法违纪人员的查处力度,对于工作不负责,态度粗暴、刁难群众的问题,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决不姑息迁就,真正做到“谁给群众找麻烦,谁就会有麻烦”。只要各个服务行业、部门从上至下一起努力,人人心系群众,改变作风,就能使“四难”问题彻底断根,真正达到群众满意。(李忠勇/文 宿馨元/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