廊坊八旬老人陈桂珠笔耕不辍 创作诗歌千余篇
长城网廊坊11月5日电(檀秀凯 刘振山)河北廊坊80岁的陈桂珠老人,身板硬朗,心里阳光,精神矍铄,思维敏捷,多年来创作诗歌千余首,被11家出版社刊载。收录她诗歌作品的书籍,堆在案头有厚厚一摞。尤其最近两年,她连续在全国一些诗词大赛中获得金奖和优秀奖,堪称文艺界奇迹。 廊坊八旬老人陈桂珠正在阅读。檀秀凯 摄
老人勤于笔耕,善于思考,从生活中捕捉诗情画意,一旦有感,便伏案疾书。有时半夜醒来,忽然琢磨出几个好句子,立刻翻身坐起打开灯,记在纸上,心灵不断追求和坚守一个美好精神世界。 她没有诗人桂冠,哪一级作家协会都没有她的名分,能亮得出来的就是廊坊市诗词协会的会员。但是,至今她写的诗稿就有厚厚一沓,足有千余首。有数百首诗作见诸于报刊、书籍。这些书籍有作家出版社、中国文联出版社、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等十一家之多。甚至由作家出版社出版发行的诗集,我国古今女诗人的诗歌选集《中华历代巾帼诗人名作选》都收录了她的作品。 陈桂珠,女,廊坊人,出生于1935年,1959年通州师范毕业,于昌黎中学教数学,1990年从管道局通讯公司教育站退休。虽然师范学校读的是数学,后来又做了数学老师,但是她从小就喜欢诗词书画,读过大量唐诗宋词元明曲,李白、杜甫、苏东坡、辛弃疾、李清照等等的诗词。她也曾幻想有一天出版一本记录自己“心语”的书。在职时,教学工作忙,还得管孩子,没有闲暇进行诗歌创作,到退休后,孩子都长大成人,离开了自己,这时候儿时的梦再一次萌生。这一辈子,她读书、教书,难道不能有一本自己写的书? 老人经常是诗歌写好后,反复进行琢磨修改,就是已经发表了的诗作,在重读后不满意时仍在书上圈改修订。她认为生活中处处都充满了诗意,只要有诗的心灵,就会有诗的灵感。她歌颂共产党、歌颂新生活、歌颂改革开放以来的处处变化,用诗歌谴责日本右倾分子的反华野心。 近年来,她喜欢旅游,每每眼前美丽山河,锦绣风光都会在她心头掀起诗歌创作的潮涌。儿女孝敬,家庭和谐,亲朋好友之间的友谊,都是她创作诗歌的内容;就连社区的好人好事都以诗歌来赞颂,甚至用诗歌回忆记录自己的初恋。“眸对无言,新潮浪花飞溅,爱如燃”。她有感即发,即景生情。歌颂荷花淀,吟诵胡杨木,讴歌火红的枫林;千年古镇,江南水乡,峨眉秀色都是她笔下情思。诗作《荷淀深处》:“盖叶接天碧无穷,轻风舞花气芳清。滴水伞上银珠滚,尖尖角上立蜻蜓。白色圣洁千堆雪,红胜西霞重晚情。妩媚无邪惹人醉,曲桥漫步净心灵。”把一塘荷花表述的有神有色,淡雅清洁,借物抒情,情景交融!荷花仙子、老者豁达清雅的心情跃然纸上。在她的一首观赏蓬莱云海诗中吟道“隔窗俯览满目白,登云飘然我天外。云山、云海、云涛滚,云团、云雾、云雪皑。风定云开蓝天湛,山河重组彩云来。盛世有幸天宫闹,云中赏云醉蓬莱。”一个老者热爱美丽中国的拳拳之心如此炽烈,如此陶醉。 她的诗词清雅、隽秀,不拘泥于格式,不秀技巧,重抒情达意,表达内心世界的感受,文字讲究,书卷气十足。这与她自小读了大量中国古典诗词作品有极大关系,对中国传统文化有一定沉淀修养。 写诗到底为了什么?她在谈话和一些回忆录中经常表露出这样的思想:一是小时候,由于战乱和贫穷的原因,一个女孩没有条件写诗。退休后,国家和企业把我们的生活安排的这样好,不愁吃穿,生活富裕,特别是孩子都有了自己的事业,生活独立了,自己也得有精神寄托,又不爱打扑克搓麻将,于是想起追逐儿时的梦,开始写诗;二是自己有个美满和谐的家庭,两个姑娘在国外发展,自己的儿子媳妇对自己都很孝敬,特别是自己曾经患癌病,家人无微不至关怀照料自己,才使得痊愈。“二女小棉袄,一子胜裘袍。媳妇鸭绒被,祖孙乐淘淘。”这样的和谐家庭能不舒服吗。周围的朋友同事对自己支持鼓励、相助,给她指点迷津,给她力量和勇气,使她起死回生,续写人生。她感恩朋友同志,感恩社会,感恩企业,她要把这些化成诗句,为今天也添一把“正能量”;三是,写诗,能锻炼思维能力,健康长寿。因为常常要搜肠刮肚,寻找词汇琢磨意象,也是对脑子的锻炼。同时心里想着美好的东西,“心里阳光,心海无恙,心持常态,心守善良,能不健康长寿吗?”四是,爱好诗词书画能结交许多诗朋画友,对于老年人减少孤独寂寞,敞开心扉,接受新鲜事物,大有好处。今年7月份在她80岁来临之时,由朋友和孩子为她承办了一个笔会,七八十人的宾客来自天津、北京、廊坊等地。不乏有著名教授画家、著名书法家、诗歌爱好者,大家集聚一堂,又写又画又朗诵,好生热闹,大家在一起,交流畅谈,心情都很高兴。把孤独寂寞驱赶的无影无踪。 |
关键词:廊坊,诗歌,老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