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网评]“投资”地方文化,需审慎“消费”
2011年,府谷县委常委会决议编纂《府谷文库》,并成立府谷文库、县志、年鉴编纂委员会办公室。从2011年5月开始,多达30余人的府谷文库、县志、年鉴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开始工作,至今已完成主体任务;同时,最为引发大众关注的是,《文库》预算多达1500万。(人民网)
作为基层的政府部门,是一个地方的最高执政权力集中的地方,需要管理的事项也是涉及方方面面。经济、政治、治安、医疗、交通、教育文化、饮水、排污等等,科学的统筹全局、谋划部署离不开经济资金的后盾。府谷县,作为一个只有24万人口的小县,出版多达千万字、二十多卷的《文库》总有些大而无当,单就一项文字编纂花费1500万,价值有限,有浪费财政资金之嫌。无论经济状况如何,动辄上千万的编纂费用,的确有些不妥,是否又存有奢侈和浪费之处呢? 况且,《文库》主要收录当地工作人士公开发表过的作品,许多是为了评职称等目的花钱发表的,还有部分是政府投资的宣传报道。而这些作品,已经完成其阶段性的宣传功能,文中也没有涉及发掘和研究地方的特色文化,过多的投资消费,不过是形式大于内容,中看不中用,实无必要。 笔者以为,重视地方文化建设固然重要,但也要科学合理,适度投资。还是应该把更多的钱,用到群众最直接需要的地方。身为当地执政部门、“当家人”,理应多想想,什么是群众想看到的,什么是群众需要的!找准民生点,以此为切入点,解决好群众民生问题,才能有效发挥精神文化生活的价值。 据悉,县级政府花费巨资编地方《文库》已经在陕西的一些县,尤其是财政大县渐渐流行。一位教授也说,府谷的民间文化非常独特,应该多做一些发掘性、研究性的工作,而不是一味出版已发表过的东西。1500万元的华丽包装,独独就凸显了地方政府的浓厚的文化思想,只不过是文化影响不够、深度不足,仅徒留在了表面,这样虚荣的物质思想是不能解决任何民生问题的,只会使民生问题的处境更为“艰难”。国家的一分一厘也都应用于人民身上,而不是摆样子、搭架子,唱独角戏。 另外,1500万元是否真的都用于文字资料工作呢,是否背后存有“黑幕”利益呢?这些也需要相关部门介入,进行进一步核实调查。 重视地方文化,还是应坚持审慎的观点,尤其是资金问题上,确保不多花一分钱。不摆样子和架子,站在群众角度,办惠民文化,办乐民文化、办益民文化。科学“投资”文化,不求华丽与富贵的外在,还需只求一个内在的“实效”。【刘晓阳/文 贺宏伟/整理】 |
关键词:网评,地方文化,文库,县志,年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