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时评】珠算申遗成功可喜更可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4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库宣布,正式批准中国珠算项目列入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12月5日新华网) 成功列入联合国非物质文化名录,对珠算文化本身来说,是一件可喜的事情。珠算起源于商周,有1800多年的历史,曾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五大发明、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它经过代代相传不仅创造了巨大的物质文明,也具有了普遍的民族认同感和历史感,满足了中国人民的物质文化需求。成功申遗,既证明了珠算文化得到世界的认可,又能有效防止我们在迅速现代化的世界潮流中丢掉自己的传统文明,因此,这对保护珠算不至于在很短的时间迅速灭绝是件大好事。 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后,对于我们国家、社会和个人来说,除了欣喜,更多的还是忧虑。成功申遗,只是一个空头荣誉,不足挂怀,我们真正要做到的是深刻认识珠算文化的现实环境,找到科学的方法让古老的珠算文化得到传承,并发挥现代功能。 随着电子时代的到来,珠算节节败退,并以不可想象的速度退出历史舞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起,珠算课程就开始慢慢淡出中小学教育,2001年教育部颁布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取消了珠算,给珠算致命一击。现在的情况是,不仅小学生不学珠算,连很多会计专业的人也只学电算,故除了借珠心算之名开发智力,偶尔在国际表演赛中展示一下之外,珠算几乎没有太多的用武之地。这是客观现实,也很无奈。 但珠算是否就一无是处,还有没有能发挥其独特功用的地方,我们需认真思考和审慎定度。因为电子时代不可能完全取代人手人脑,我们为什么在考试的时候不准带计算器,只准用笔算和心算,就是为了减少我们对电子计算工具的依赖。因为电子计算器有其弊端,最直接的是需要电,而电不是在我们生活的各个环节都具备的,如停电或电池用光的时候就没法运用电算,而生活工作时刻需要计算,当电子计算缺位的时候,古老的算盘还是能顶替其发挥基本的运算功能的。 在这里必须明确的是,笔者不是要为珠算正名,更不是要鼓吹计算重回珠算时代的倒行逆施,而是志在唤起公众对珠算文化的一种隐忧,让保护、拯救和传承珠算文化成为全民参与的活动。而我们的国家在教育改革中是不是可以考虑恢复珠算这门学科,哪怕作为选修课也好,减少课时也行,这样至少能让孩子们接触到这门学科,让其中一部分对珠算有兴趣的孩子去深入学习专研。 我们知道,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申报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艺术价值,二是处于濒危的状况,三是要有一个完整的保护计划。这三个条件,毫无疑问,珠算是符合的。认清珠算的文化价值和危险现状很重要,提出好的保护计划更重要,但是最最重要的是,我们在珠算文化保护过程中,如何科学实施计划,取得真正的成效,达到世代传承的目的。(李想) |
关键词:珠算,申遗,非物质文化遗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