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群众要摒弃“大锅菜”精心“烹小鲜”
众所周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任务是“反四风”,“反四风”的目的则是转变干部作风,增强宗旨意识,密切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而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所以归根揭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最终还是要落实到服务群众上。 老子说“治大国如烹小鲜”,其实,服务群众也如“烹小鲜”。然而,以往服务群众,很多地方很多部门走的大多是“大锅菜”式的粗放型路线。制定政策时考虑的只是如何做到标准统一,如何满足大多数群众的需求,如何兼顾公平。如此粗放型的服务,虽然是在为民,但骨子里还存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影子。“大锅菜”“色、香、味”难俱全的服务,至多只能让被服务的群众“吃饱”,而达不到让群众“吃好”、“叫好”的目的。 举个例子,就拿帮扶低收入群众来说,很多地方往往只是逢年过节给每位低收入群众送去慰问金、慰问品。这种授人以鱼的帮扶,只能起到临时“补血”的作用,而根本达不到脱贫的效果。以至于帮扶困难家庭、困难群众,很多地方是年年帮、年年扶,但困难家庭、困难群众依然年年贫、年年困。而要想实现让其彻底脱贫,必须因人而异、因户而异,做到精细化扶贫。要根据每家每户致贫致困的不同原因,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计划,而不是简单的送钱送物。 所以,服务群众就是要摒弃“大锅菜”,精心“烹小鲜”。当然,并不是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具有“烹小鲜”的能力,毕竟即使是大饭店,“大厨”、“名厨”也很稀缺。所以这就要求党政干部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要能够切实沉下身子,到基层“接地气”,到一线学习,在人民群众中接受教育,不断提高服务群众“烹小鲜”的技能。 当然,不仅仅是“烹小鲜”,服务群众还应该做到让群众“点菜”。我们知道,去饭店吃饭,饭店里的饭菜烹饪都很精细,但也并不是每一盘饭菜都能得到所有顾客的喜欢。毕竟众口难调,人与人之间口味上存在差异。服务群众也是一样,不管多好的服务项目,也不能强加送给群众,这样的服务往往只会“费力不讨好”。而必须根据不同群众的所需、所想、所盼,进行不同的服务,让群众切身体会“拿来主义”。(赵艳生) |
关键词:群众路线,反四风,干部作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