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梦人段非:能力小就报恩父母 能力大就报效社会
段非在中国报恩网的办公室接受长城网记者采访。长城网 张世豪 摄
长城网1月5日讯(张世豪)这是一间很普通的办公室,与其他办公室稍微不同的地方是墙上贴满了这些年受救助人的照片——从2006年到2013年;地面上摆放着几张告示牌,其中一张写着近期的活动安排;屋中间最醒目的地方有一张带有“中国报恩网”字样及网标的大展板…… 这就是中国报恩网的办公室,这家网站承载着段非的报恩梦。 从报恩父母到报恩社会 段非的家乡位于承德的大山里,“三面环山,交通非常不便,下车后还需要步行半个小时”。 “我小时候对报恩的理解就是回报父母养育之恩,后来因为一件事有了转变。”段非说。 读大学时,段非的父亲到哈尔滨打工,到锦州火车站时突然病倒。同去的工友给家里打电话,告知段非这个不幸的事件。 “当时感觉天塌下来了,因为父亲是家里唯一的收入来源。”段非说。 这些工友打车九个多小时把段非的父亲送回县城医院,经诊断为脑血栓,但是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出院后,父亲是拄着拐杖回家的”。 后来,学校的老师和同学了解这个情况,纷纷为段非捐款。 “这时候才知道一个人遇到了困难,身边的人能给以帮助。这个事情不仅是经济上的帮助,也可以是精神力量,也是一种温暖,一种关心。那一刻从回报父母的小的报恩目标,变成了大的报恩目标。” 一粒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还需要合适的契机。2006年是唐山大地震三十周年,段非在唐山工作。“唐山这座城市都在感恩,寻找恩人,社会感恩的氛围和我的报恩想法合到了一块。为了弘扬这种爱,2006年6月我和许利娜(现为段非的妻子)创办了中国报恩网。”段非说。 最开始,中国报恩网主要是转载和传播一些关于报恩和爱的文章,后来,唐山一个患病的老师向中国报恩网求助,段非把信息刊登到网上,有人捐助5000块钱。 “这时候我意识到,这个网站除了能够弘扬美德外,还能够成为一个为大家提供精神和经济帮助的平台。” |
关键词:追梦人,报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