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长城原创

【特约评论】“锤子钉钉子”的艺术

http://www.hebei.com.cn 2014-01-06 10:27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读《习近平同志在正定》这篇通讯,再次温习习近平总书记的正定往事,印象最深的是,为什么他在正定的1000多个日日夜夜,30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一个人要让一个地方念念不忘,要么是因为他给这个地方带来了很大的伤痛,要么就是给这个地方带来了很大的好处。显然,习总书记对正定是后者。正定记住习总书记的,是他的为民情怀、创新精神和实干作风。这也是他留给正定最大的一笔财富。这笔财富,对于今天的我们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从这笔财富中,我也看到了“锤子钉钉子”的艺术。

  锤子钉钉子这一木匠的基本技术,用在领导身上,很形象,很贴切,却是一门大艺术。对领导来说,敲好三颗“钉子”是一件不简单的事。

  钉好前人的“钉子”,需要大智慧。势非常势,是接着前任、前人的钉子原封不动敲,按部就班地敲,还是把握精神实质,查漏补缺地敲,改革创新地敲,需要看得清势、把得住势。对顺应大势的、符合要求的、正确的,要接着敲好敲实。对不顺应大势、不符合要求、脱离实际的,还是要换换思路、挪挪位置、改改方式来敲。上世纪80年代初,正是改革开放的起步期,在这个时候,接过前人的钉子,真的需要不一般的胆识和智慧。

  钉好自己的“钉子”,需要大能量。钉什么样的“钉子”、把“钉子”钉到哪儿,是个“脑力活儿”。定战略、转种植、兴企业、开荒滩、招人才……,满满地都是正能量。一分布置,九分落实。钉“钉子”需要身体力行,是个“力气活儿”。说了要算,定了要干,还要亲自带头干。蹬上自行车跑乡镇、半夜寻人才……,都让人明显感觉到了钉“钉子”的力度和能量;对引进人才、改善办学条件等工作的常抓不懈,都让人明显感受到了钉“钉子”的执着与坚守。

  让后人钉好自己的“钉子”,需要大本事。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功成不必在我”这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真的很难。自己的“钉子”别人还接着敲不敲,还能不能敲、敲不敲得好,还得看自己“钉子”的水平。现在看来,正定古城、荣国府、正定中学、正定乒乓球训练基地还真是一任接着一任敲出来的,都体现着当初布置“钉子”的人的本事。

  其实想想,前人也好,自己也好,后人也好,钉子的核心都是为民,敲击的过程都有创新。“势”变了,为民不能变,务实不能变,创新不能变,这或许是“锤子钉钉子”最大的艺术,这应该是正定人记着“老书记”的原因。(独孤九剑)

关键词:总书记,正定,改革创新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长城网
责任编辑:芦静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