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从习近平总书记看“公仆情结”
●储瑞耕 长篇通讯《习近平同志在正定》(2014年1月2日《河北日报》刊出),因了它的内容详实、文笔清新、高屋建瓴,亲切自然,理所当然在读者中引起了广泛的兴趣和很大的反响。 32年前,1982年春,习近平同志自动放弃在中央军委的机关工作,到条件艰苦的基层——正定县担任县委副书记,他“平民情怀”鲜明,人称“平民书记”;他骑自行车深入民间,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住陋室,坐炕头,唠家常,交朋友;他大搞改革兴县,科技兴县,人才兴县,文化兴县;他为了人才,广发《招贤榜》,还到家属院大声吆喝;他不唯书,不唯上,只唯实;他锐意改革进取,勇敢提出“大包干”试点,大力发展乡镇企业;他热情支持《红楼梦》电视连续剧的拍摄,通过“荣国府”景区带动了正定的旅游发展;他狠抓教育事业,重视精神文明建设;他后来离开正定到浙江、福建、上海任职,仍然念念不忘正定这个小地方的事业和人民…… 一滴水映见太阳,习近平的正定实践反映了一种什么“情结”? 我认为是一种鲜明的“公仆情结”。 2007年习近平同志出任上海市委书记,在履新感言中说“当好学生,当好公仆,带好队伍”。2012年他在中央党校又强调“永做人民的忠实公仆”。 “公仆情结”——干部修养之源 “做人民的公仆”,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一条根本原则。 毛泽东曾经用散文诗一样的语言论述过共产党人与人民群众的关系:“我们共产党人好比种子,人民好比土地。我们到了一个地方,就要同那里的人民结合起来,在人民中间生根、开花。” 一个干部,特别是担负领导责任的干部,需要有多方面的修养。但是,九九归一,修养的源头、根本在哪里? 答案应当是要具有一种鲜明的“公仆情结”。 我们的实际生活中,曾经、正在和必将涌现出许多共产党员和领导干部,如焦裕禄、孔繁森、刘金国、郑培民、杨善洲,等等,他们秉承着“立德立功立言”的传统文化精髓美德,他们“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他们坚持“天下为公”,他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他们为国为民,奋斗不息,建功立业,一身正气,高风亮节,令人肃然起敬。 这是共产党人能够战胜千难万险,取得一个又一个成功和胜利的基本保证。 “干部修养”,决非可有可无,而是极其重要。而“公仆情结”则又是干部修养的重中之重。有了“公仆情结”,强化了“公仆情结”,把“公仆情结”融化到血液里行动中,我们的干部就一定能够战胜许多外来的诱惑和侵蚀,而立于不败之地。 |
关键词:公仆,基层,社会文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