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长城原创

【特约评论】让潜规则失去土壤

http://www.hebei.com.cn 2014-05-13 00:48 长城网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汪金友

  习近平在河南省兰考县指导县委常委班子民主生活会时,再次强调作风建设的重要性。他说:“要坚持清正严明,形成正气弘扬的大气候,让那些看起来无影无踪的潜规则在党内以及社会上失去土壤、失去通道、失去市场。”(5月10日《京华时报》)

  习近平的这次讲话,提出了一个很尖锐也很敏感的问题,那就是党内的“潜规则”。虽然没有哪一份文件提倡,但在我们党内、政府内、机关内、单位内,确实存在着很多的“潜规则”。表面看无影无踪,实际上又无处不在。精通和利用这些“潜规则”的人,经常会得到赏识和重用。不懂或不遵守这些“潜规则”的人,往往到处碰壁,受压遇冷。

  什么叫“潜规则”?顾名思义,就是潜藏在社会角落的规则。它的主要特点有四:一是没有明文规定,却又确实存在;二是经过反复实践,已经约定俗成;三是只能意会,不得言传;四是一部分人精通,一部分人不精通。精通者得势,不精通者吃亏。当然,这种被一些人当作官场秘笈的“潜规则”,背离了正义的社会观念和法律制度,侵犯了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对而言,官场的“潜规则”比其它行业更为严重。关于官场“潜规则”,人们有很多总结出来的“经验”。比如,在官场要学会说大话、空话和假话,对领导的成绩要大吹特吹,把形势说得一片大好。参会讨论时要大唱赞歌,夸得连主讲人都脸红不好意思才行。再如,在官场上不能认死理,有些事情心里明白,但不点破,不翻脸,不露声色,打哑谜、装糊涂。还有,要善于接近领导,你不进入领导的视线,他们就看不到你。不管你怎么努力,怎么廉洁,怎么出色,都可能被埋没。

  生活中,关于官场“潜规则”的新闻也不少。有个中学教师,调到政府机关工作。因为不懂规则,一次到工厂考察的时候,他竟然走在了主要领导的前面。电视镜头一出来,很多人都惊呆了。领导心里也窝火,不久就把他调走了。还有一个大学毕业生,工作积极性很高。有一次单位副职组织人写了一份讲话材料,一把手让这个大学生再改一改。他二话没说,拿过来就大刀阔斧的改了。一把手很高兴,后来也证明改的非常成功。但从此以后,那个副职却对他恨之入骨。几次评先和提拔,都从中作梗。

  这两个人,都是吃了不懂“潜规则”的亏。参加工作以后,并没有人告诉他们,机关里都有哪些“潜规则”。当然,也有一些官宦出身者和天生聪明者,很快就能发现其中的奥秘。一入官场,便把主要的能力和精力,都用在察言观色和左右逢源上。因此得心应手,平步青云。

  北京学者吴思,历时10年研究中国的“潜规则”,并出版了《潜规则:中国历史中的真实游戏》一书。在书中,他提出了一个非常发人深省的观点,即所有官场的“潜规则”,都是“淘汰清官”的规则。中国历史上之所以清官少,贪官多,正是官场“潜规则”发挥效应的结果。他还以海瑞为例,穷的买不起肉,吃菜也要靠自己种。死了之后,无钱下葬。当时有人写了一首诗,来形容他的窘况:“萧条棺外无余物,冷落灵前有菜根。说与旁人浑不信,山人亲见泪如倾。”但这个海瑞,就是因为不搞“潜规则”,而在官场屡屡受挫。

  所有的“潜规则”,都是制造不公和滋生腐败的土壤。“规”外有“规”,“则”外有“则”,不仅会导致组织涣散,而且会助长歪风横行。因此一定要挖掉这种土壤,让清正廉洁和埋头苦干的干部得到重用,让作风漂浮和哗众取宠的干部受到贬责。

关键词:兰考,民主生活会,作风建设

分享到:
打印 收藏本页
稿源:长城网
责任编辑:芦静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