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山:循环农业示范区将让近3万移民获益
长城网石家庄5月13日讯(通讯员 张绍娟)走进位于平山县北古月村的黑木耳种植基地,只见500亩长满木耳的菌袋像小哨兵一样精神抖擞,而穿梭期间伺候这些“小哨兵”的100多号人几乎全是附近移民村的乡亲。据悉,这个黑木耳种植基地完全建成后,可为当地移民提供近千个工作岗位。 平山是移民大县,岗南水库搬迁时有10万移民,占全省移民的八分之一。尽管长期以来各级政府不断加大对移民村的扶持力度,但没有产业支撑的扶持却很难从根本上帮助移民村走出贫困。为此,平山县一方面加大力度帮助移民村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另一方面鼓励企业以“企业+移民”的产业扶贫模式到移民村投资置业,带领移民脱贫致富。 平山县金鑫乳业公司是试水者之一。据悉,该公司规划的岗南水库后靠村循环农业示范区项目总占地20万亩,涉及岗南水库周边6个乡镇58个移民村,共8000多户,近3万人。示范区包括8万亩的土地整理、1万亩的设施蔬菜基地项目、5万头奶牛养殖基地、5万方大型沼气发电、25万吨有机肥生产基地和5万亩的黑木耳基地项目等,总计投资377500万元。去年,公司共投入2000万元用于土地整理和基础设施建设,已经整理出500亩地,年产优质黑木耳19万公斤,生产菌棒160万株,年总产值1300万元,可实现利润400万元。 “这段时间天气不错,几天又长一茬儿新木耳!”正在木耳基地上班的村民杜丛书告诉记者:“俺家有6个劳力,除了二儿子,剩下的都在这儿上班,大小子和他爹干点儿出力气的活儿,大儿媳在基地食堂,二儿媳在财务科,我是有啥活儿就干啥,一个月每人平均挣2000多块钱呢!”54岁的杜丛书指着远处的山坡告诉记者,“俺村好几个姐妹都跟我说了,等那片坡整治出来,说啥也得来这儿干活。” 在基地,除了忙着干活儿的工人们,记者还看到三三两两结伴儿参观的附近老乡。“俺是黑山口村的,家里有一亩多地,听说种木耳一亩地能收入三四万,这不,专门过来看看。”付焕祥告诉记者。 “现在,500亩地我们全种木耳,大致估算了一下,亩产1000多斤吧,每公斤卖到60-80块钱。愿意自家种植木耳的,公司提供菌袋和技术指导,统一管理、统一收购,乡亲们不用担心销路。”技术员赵海柱告诉记者,“3年后,基地要扩大到3000亩,草莓、西瓜等都会栽上,到时候我们还要发展观光采摘,可带动1000多户库区移民脱贫致富哩。” 在西柏坡镇东黄泥村,占地3000亩的土地整理项目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着。项目建成后,主要用于蔬菜种植和奶牛养殖,到那时,不光是就业岗位,更有土地租金、奶牛托管、蔬菜种植等多种致富项目供乡亲们选择。 |
关键词:平山,扶贫,新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