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北省围场满族蒙古族自治县境内,地处浑善达克沙地南缘、滦河上游的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管理局,从1963年建局起,经过50多年的发展建设,将林地面积从30万亩发展到160多万亩。随着从德国引进“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林场开始着重发展“目标树”,这使得森林的生态系统逐渐完备,并阻挡了浑善达克沙漠的南移。8月11日、12日,来自北京、河北22家新闻媒体的记者来到木兰林管局,探访其在加强生态环境建设方面采取的新措施。
在没有引进德国的“近自然森林经营理念”之前,林场处于一种粗放经营的状态,对树木实施的是“一刀切”的砍伐措施,林地的生产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按照理念,生长20年的时候选定‘目标树’,为其确定一个胸径数据,当它达到60公分、80年的时候就可以砍掉,这个时候的树木就是大径材。”木兰林管局副局长赵酒宇介绍说。
据了解,选定“目标树”后,每隔六、七年后,将影响它生长的周边树木伐掉。同时,当它生长到60年的时候,进行下一代的更新。这样,与常规的砍伐方式相比,就节约了20年。“按照过去40年砍伐一次计算,每公顷可得520立方木材,而定90年砍伐一次,收获量达到750立方每公顷,这其中就有400立方是大型材。”从去年到今年,木兰林管局已经建设了20多万亩的“目标树”,形成以“目标树”为架构的全力经营模式,实现林场的整体增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都有了明显的提升。
站在海拔1500米的桃山林场,向北望去,可以清楚地看到浑善达克沙漠的沙丘。一边是郁郁葱葱的林场,一边是萧条凄凉的沙漠,对比十分明显。“我们身后就是已经41年的华北落叶松,防风固沙作用非常好。”赵酒宇告诉记者。
顺着桃山林场往南,就是五道沟林场,这里是山杨、白桦的混交林,也被称为“矮林”。为提升林地的生态功能,林场结合树木的天然落种更新,人工种植红松、云杉加速向中林、桥林转化,实现树木的整体更新,形成稳定的森林结构,提高森林的蓄水能力。
“你看这些树木下面,有30公分的腐殖层,而在腐殖层下面就是沙子,对这些矮林进行转化,慢慢砍掉杨树、白桦,留下红松、五角枫、椴树等珍稀树种,既培养了林子,也改善了森林资源的整体质量。”作为京津的重要生态屏障,木兰林管局构筑了一条林业生态系统的循环发展之路。 长城网 李丹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