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河北廊坊风筝艺人赵艳强:纤纤纸鸢来“闹春”

来源: 长城网   作者: 刘振山 武香君 张泰源 
2015-04-23 06:07:46
分享:

  长城网廊坊4月22日电(记者 刘振山 通讯员 武香君 张泰源)“只凭风力健,不假羽毛丰。红线凌空去,青云有路通。”这是清代诗人吴友如笔下描绘的民间春天放风筝。风筝古时南方称“鹞”,北方称“鸢”,距今已有2400多年的历史,是人类发明的最早“飞行器”。

  时光流转,如今的生活似乎被人们按下了加速键,少了几分悠哉游哉的乐趣。在廊坊市安次区调河头乡第什里村赵艳强家中,总能感受到春天的影子。他是家族的第五代传人,20多年来,这个痴迷风筝的人延续着制作风筝的传统技艺,守候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春天。

赵艳强绘制风筝图案。张泰源 摄

赵艳强绘制风筝图案。张泰源 摄

  初见:多彩风筝渲染单调童年

  赵艳强出生于风筝世家,他的叔叔赵宗信师承天津“风筝魏”,制作出的风筝造型多变、彩绘逼真、飞行平稳。赵艳强从懂事起,便守在叔叔身边学习如何制作风筝。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别人的生活还只是黑、白、蓝时,赵艳强就已经穿梭于花花绿绿的风筝之间。

  1993年,18岁的他跟着叔叔做起了风筝。“我家除了种地就靠做风筝卖钱。可能是血液里有同样的基因,初中毕业后,我就直接回到家,没想到一干就是20多年。”

赵艳强介绍制作的风筝。张泰源 摄

赵艳强介绍制作的风筝。张泰源 摄

  沉醉:风筝改变了他他也改变了风筝

  竹篾、绢布、胶水、棉线……寻常的材料在赵艳强手中不断地变化组合。一把纸刀、一瓶糨糊、一个酒精灯、几支毛笔、几瓶颜料,工具看似简单,却需要深厚的技艺。

  谈及风筝制作,赵艳强如数家珍:“主要是扎、糊、绘、放这四个步骤。制作骨架的竹篾,至少需要半年至一年的时间阴干。然后根据所需宽度、长短劈成竹篾,接着用酒精灯烤成各种形状。风筝面有绢布、尼龙绸、杜邦纸等。金鱼和蜻蜓风筝飘逸轻盈,要用绢布;老鹰风筝雄浑刚劲,要用无纺布,蝴蝶风筝着色艳丽,尼龙绸最合适……”

赵艳强介绍制作的风筝。张泰源 摄

赵艳强介绍制作的风筝。张泰源 摄

  坚守:不希望是一个人的“战斗”

  2009年,安次区第什里风筝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村里出名了,赵艳强的风筝也受到了关注。今年3月,赵艳强被河北省文化厅评为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至此,第什里风筝和赵艳强有了更深的关联。

  在采访中,赵艳强说,他正在恢复传统的沙燕风筝。这种风筝呈“大”字状,顶部描绘了燕子的头部,左右两边被制成燕子的尾部,“肚子”上描绘着象征吉祥如意的图案。今年初,他制作的100多件风筝在美国加州的天空放飞,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饱含着中国文化的沙燕。“沙燕的做法千变万化,图案更是内涵丰富,可以做成象征女性的‘瘦燕’,可以做成象征男性的‘胖燕’,更可以做成象征夫妻的‘比翼燕’。”在赵艳强眼中,沙燕不仅仅是简单的风筝,它充满了匠人的智慧,更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几年前,村里形成了风筝产业化,但赵艳强依然执著手工制作。“好汉子不乐意干,赖汉子干不了。”这是赵艳强对于传承的无奈。“做风筝是个手艺活,需要沉得住气。但是年轻人很急躁,宁愿外出打工、做买卖,也不愿学习传统手艺。传承要看‘缘分’二字,只要有人愿意学,我会倾囊相授。现在我还年轻,还可以再做几十年。希望到我老的时候,年轻人对传统技艺能逐渐接受,这门技艺才能生生不息传承下去。”

关键词:廊坊,风筝,文化责任编辑:刘振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