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长城原创

廊坊老人三年创作百首诗词 印制手册免费赠予村民

来源:长城网 作者: 孙泽恒 鞠彦娜 2015-07-02 16:23:2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长城网廊坊7月2日电(记者 孙泽恒 鞠彦娜)在廊坊市固安县城西四公里的朱各庄村,村民争相传阅着一本带着墨香的小册子——《农诗一百首》。书的作者是年近古稀的农村妇女杨秀明,老人生于斯、长于斯、嫁于斯,一辈子没走出过小村,67岁时却经历了从“农耕”到“书香”的“蝶变”,写了一百多首古体诗词,并被廊坊市诗词协会吸收为会员。

  《农诗一百首》是杨秀明和她的老伴儿程继春联袂创作的一本别致的文化小品,书页一面是杨秀明的诗词,一面是程继春以钢笔抄录的手写稿,诗词与书法相映成趣,这是他们自费印制,免费赠阅村民的一份文化礼物。

  杨秀明老人写诗是从顺口溜开始的,对于67岁的杨秀明,很多人认为她只是一时兴起写来玩玩,不料她竟“玩诗成集”,三年坚持下来,出乎所有人的意料。程继春出生于1943年11月,9岁时,老人有机会走进学堂识文断字。1962年,初中毕业,因家庭拮据而参加工作。先到牛驼税务所从事会计,后到公主府公社撰写材料,成为当时河北日报、廊坊日报、廊坊地区有线广播电台特约通讯员。老人回忆说,骑着一辆二八自行车,两天时间走遍23个村,一年写下并发表20余万字的新闻稿。老人并没有专门研习过书法,通过那遒劲有力的钢笔字,无疑是年轻时勤奋笔耕的结果。老两口一直想实现心中的文化梦,直到儿女成人,他们才重新拿起书和笔,一个作诗,一个写字,俩人互相扶持,互相点评,共同进步。

  知书方能达理,读与写就像竹篮打水,看不到立杆影的收获,却随着日月推移,篮子本身越来越洁净了。这就是文以化人、文以育人的的力量。到今年5月,杨秀明已写诗三周年,有作品一百多首,二人自费印成册子送给村民,同时想用自家院子,建成“大槐树书屋”,为村民提供一个免费读书的场所,定期举办“主题文化沙龙”,带动大家一起从阅读走向更文明的生活。小小书屋,将是村庄里最美的风景,人来人往,传递着文化、文明和满满的正能量。

关键词:廊坊,老人,诗词

责任编辑:孙泽恒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