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长城网>>长城原创>>

河北4人获2015年度何梁何利奖 看看他们都是谁

来源:长城网 作者:白肖云 2015-11-05 23:14:4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导语:11月4日,2015年度何梁何利基金颁奖大会在北京举行。从省科技厅获悉,今年全国共有47位杰出科技工作者获何梁何利奖,河北省张英泽、赵治海、马峙英、王金戌4人获此殊荣,创下年度获奖人数新纪录。此前,河北省先后有邹竞、孙大业、陆俭国、郭进考、吴以岭、刘孟军、刘尚合、杜彦良8人获奖。

  何梁何利奖是什么?

  “何梁何利奖”即何梁何利基金设立的奖项,是由何善衡基金有限公司、梁銶琚、何添先生、利国伟先生的伟伦有限公司共同捐资,于1994年在香港注册成立的科技奖励基金,其宗旨是通过奖励取得杰出成就的我国科技工作者,倡导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崇尚科学的良好社会风尚,激励科技工作者不断攀登科学技术高峰,加速国家现代化建设。

  据了解,何梁何利奖是我国规模大、权威性高、公信力强的社会力量设奖,每年评奖一次,奖励我国取得杰出成就和重大创新的科学技术工作者。

  张英泽是谁?

  ——创伤骨科的开拓者

  张英泽教授是我国著名创伤骨科专家,1975年毕业于河北新医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前身),他毕业后留在河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从事创伤骨科临床和科研工作,先后担任骨科主任、院长,河北医科大学副校长和河北省骨科生物力学重点实验室主任。

  从“张氏骨折”到“骶髂关节前脱位”的发现,创建下肢骨折微创复位固定技术体系,并且创建了世界最大骨折流行病学数据库,针对我国缺乏骨折流行病学大数据的状况,张英泽教授率领团队历时12年开展了全国骨折流行病学调查,由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了《临床创伤骨科流行病学》。2014年发行中文第二版,纳入了我国31个省市自治区83所医院的431822例骨折资料。美国特种外科医院Helfet教授认为“该书是骨折流行病学标志性著作,是每个创伤骨科医生的必读书籍”。美国Parker教授在JOSPT(2013)撰写书评:该书“介绍了创伤骨折的流行病学特点,是一本非常好的工具书”。

  辛勤耕耘收获了累累硕果,张英泽教授作为第一发明人和专利权人获授权发明专利43项、实用新型专利64项。作为第一完成人,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河北省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中华医学科技奖一等奖1项、河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

  赵治海是谁?

  ——杂交谷子之父

  张家口市农业科学院赵治海研究员投身谷子育种事业超过30年,攻克谷子不育系的培育和高产杂交选育这项世界性难题,实现了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重大突破,成功选育出多个张杂谷品种。

  弃旧创新,立志攻坚

  赵治海果断抛开国内已沿用20多年的传统研究方法,独辟蹊径,大胆创新,应用光(温)敏两系法,为谷子杂种优势利用开辟了新道路,实现了作物杂种优势利用的重大突破。

  在十余载努力下,2000年,世界上第一个谷子光(温)敏两系杂交种“张杂谷1号”诞生了。“张杂1号”比常规谷种增产30%以上,最高亩产突破了600公斤。在成果鉴定会上,农业部聘请的专家评价为“谷子杂种优势利用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创造了谷子杂交种研究史上的奇迹。2004年世界上第一个谷子抗除草剂杂交种“张杂谷2号”选育成功,标志着谷子杂交种真正走向生产实际,谷子生产领域从此进入种子杂交化时代

  用一粒种子改变世界

  如今,已有10个“张杂谷”系列品种通过国家或省市鉴定,已覆盖了我国北方11个省市,累计种植2000多万亩,增产粮食10多亿公斤。“张杂谷”亩产比常规谷子增产30%以上。“张杂谷”不仅高产,也非常节水。据测算,如果全国“张杂谷”推广面积达到1亿亩,在增产增效同时,每年还将节水100亿立方米。此外,“张杂谷”成熟后的秸秆粗蛋白含量为6.7%,可以作为一个饲草产业来发展。

  在国家和河北省政府积极推动下,“张杂谷”走出国门,在非洲埃塞俄比亚、乌干达等国家种植成功,平均亩产300公斤左右,比当地主栽作物增产1-2倍,深受当地欢迎。2011年,中国农业部、商务部将“张杂谷”作为南南合作核心项目,杂交谷子国际培训中心正式启动。

[1]  [2]  下一页  尾页

关键词:何梁何利奖,河北,获奖

责任编辑:白肖云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