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灶:在中原地带,腊月二十三是很隆重的节日,这一天人们要把室内外打扫干净,然后祭灶。祭灶除了要用祭灶糖,还要烙葱饼。传说,这一天灶王爷要上天去汇报人们在这一年中的行为善恶,玉皇大帝便根据灶王的汇报,决定奖善罚恶的度数,如此规范人们的行为,虽为可笑,但不乏心理暗示的作用,祭灶也就成为是中国民俗中重要的传统文化。
“年”——从收成到节日
百姓把春节称为“年”,过春节称为“过年”。春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4000年以前,最早起源于“腊祭”,是指腊月时祭祀的活动。到后来,演变为“五谷大熟为有年”,意思是说五谷丰登的时候年节好。
公元前104年,汉武帝制太初历(阴阳合历),明确标注了24个节气,春节自此成为一年之首。自此,“年”再也不是收成的表示,而变成了节令、节日的表现。从那时起,百姓们便开始遵从着过年的习俗,也创造了独特的过年的文化。
团圆,是最浓的年味。
随着时代的变迁,现代人对于“年”的感知,也发生了变化。但不论怎样变化,中国人始终追求着“年”的宗旨——团圆,阖家团圆、邻里和睦、人际关系和谐、期盼来年的好年景……
每到腊月,亿万中国人心中都有着同一个目的地——家。“有钱没钱,回家过年”,这句话集中表现出“年”的核心部分。过年的时候,在外地上大学的学生要回家,在异乡打拼工作的人要回家……“家”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根,春节象征着团圆,而团圆则是最浓的年味。
不同地区的小年过法大不同:
小年并非专指一个节日,由于各地风俗,被称为小年的节日也不尽相同。小年期间主要的民俗活动有贴春联,扫尘,祭灶等。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部分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四,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南京地区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为小年,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西南和北方部分少数民族地区是除夕。
祭灶起源于先贤对“火”的崇拜:
“过了腊八就是年,哩哩啦啦二十三”,腊月二十三是年俗活动正式拉开帷幕的一天,它继承了古人部分祭祀活动的表现。腊月二十三,要对“火”进行祭祀。先贤在家中灶台旁,通常会摆放灶王爷的神像,传说灶王爷是家中生活的保护神和监护官。“二十三、糖瓜粘”说的就是用麦芽糖祭祀灶王爷,以求来年家中生活如蜜般香甜。
古人如何祭灶?
古人送灶,多在黄昏入夜之时举行。一家人先到灶房,摆上桌子,向设在灶壁神龛中的灶王爷敬香,并供上用饴糖和面做成的糖瓜等。用饴糖供奉灶王爷,是让他老人家有个甜甜嘴。用糖涂完灶王爷的嘴后,人们便将神像揭下,和纸与烟一起升天了。有的地方则是晚上在院子里堆上芝麻秸和松树枝,再将供了一年的灶君像请出神龛,连同纸马和草料,点火焚烧。
祭灶当天吃什么?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祭灶这天除吃灶糖之外,火烧也是很有特色的节令食品。每到腊月二十三祭灶这天,城市中的烧饼摊点生意非常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