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您当前的位置 : 长城网 >> 长城原创 >>

“学农”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长城时评】

来源:长城网 作者:芦静 2016-06-20 23:47:22
【字号: | | 【背景色 杏仁黄 秋叶褐 胭脂红 芥末绿 天蓝 雪青 灰 银河白(默认色)

  北京今年将安排1.6万余名城区初中学生到郊区参加为期一周的学农教育活动,经费按每人1800元标准由财政承担。学农课实行全封闭管理,吃住在农家,内容侧重于集农事教育和农事劳动为一体的除草、施肥、养殖等体验类课程。(6月19日《北京青年报》)

  所谓“学农”就是农村社会实践综合活动。学生深入农村,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洞悉“三农”问题。一系列接地气、接课本、接生活的学农课程,实现了学校学科课程与劳动实践课程的有效整合。这种接地气、带土味的学习,让学生们出力流汗,达到“一周学农影响学生一生”的教育效果。

  参加“学农”是满足学生的好奇心还是真正深入基层?据了解,很多学农学生都是第一次长时间离开父母、第一次体验寄宿生活、第一次走到田间地头劳动。从最初的好奇和期待到积极投入再到毕生难忘,他们不仅掌握了基本的劳动技能,也锻炼了吃苦耐劳的品质。不浪费粮食、帮父母做家务、心怀感恩……活动结束后,一些学生更懂得了体谅父母,对于爱、尊重和劳动都有了自己的理解。不少家长也表示,“有时间还是让孩子们多体验体验这种生活”。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对于大多数城市学生来说,以前也许听说过农村苦,但那都是从媒体以及书本上看到的,没有真切地感受过。学农活动让学生真正走近农村,近距离体验农耕的快乐和辛劳,深刻体会劳作的艰辛,重新认识了劳动的意义。他们不仅克服了怕吃苦、怕受累的娇惯毛病,感悟了劳动的艰辛和快乐,更增强了独立生活和自主管理能力。通过耳闻目睹农民、农村、农业的现状,发现城乡差别,进而让学生更加珍惜眼下的城市生活,懂得知足、感恩。

  学生的到来,可以说是学生与农村的互利双赢。从现象到本质,从问题到措施,从人文到科学……通过实地考察和访问,师生们对农村的教育、风俗、农业生产等有了详细的了解。他们不仅将城市的文明、较先进的观念带到农村,还通过实践引发对三农问题的思考,将多学科知识融会贯通,深入调查研究形成课题后进行探索。务农环境差、垃圾多……一系列有价值的选题为推进农业转型升级和新农村建设提质增效。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推进,实践类课程大幅度增加,“学农”作为一项综合性实践的创新课程,意义重大值得推广。“学农”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行,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时俱进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进步,还为农业健康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强有力保障。当然,现代农业发展离不开政府主管部门的支持,在科技项目、技术推广经费等方面还需要给予优先安排,培养和集聚高素质农业创新人才。希望更多学校以此为契机,增加实操性课程,开发个性化的课程,开展有趣味性、知识性的竞赛与拓展训练活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用多元化教育形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关键词:学农,学生,实践

责任编辑:芦静
版权所有  长城网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13120170001号  冀ICP备10001396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