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现在的年轻人基本上都有支付宝、余额宝、微信零钱、财付通等之类的账号,直通他们的财富仓库。然而,网络形态存在的钱财,很可能因主人发生意外而被遗忘。近日,有网友表示了这样的担心,“我支付宝有7万多元,微信有2万多元,如果我哪天突然意外死了,这些钱会被怎么处理(我的家人并不知道这笔钱)?”
“人没了支付宝还在”并非杞人忧天
随着互联网对经济的深度影响,越来越多的人把资金放在网上。这种网络财产,还不是游戏装备等纯粹意义的虚拟财产,而对应着真实财产。互联网公司一般规定如果长期不使用的账户会被注销,这意味着个人网络财产很有可能被“充公”。
“人没了钱还在”,目前问题可能还不是十分尖锐,但发生机率会逐步增大。这笔钱不能就此休眠,更不能成为互联网公司的财产。
“人没了支付宝还在”并非杞人忧天,未来所有人不得不面对这一问题。无论是从对用户负责的态度,还是从促进互联网金融健康发展的角度,都应该在立法层面上重视这一问题。当然,用户也应该改变传统观念,养成“留遗嘱”的自觉。
支付宝的安全隐忧当正视
现实中,支付宝交易行为并不具有实体属性,而只是处于虚拟网络中,由第三方支付平台完成支付,更不用采取实体支付手段。如此之下,通过支付平台的模式,一旦公民个人信息泄漏,就可以让不法分子得逞。在互联网金融时代,支付宝虽然方便快捷,但是与此同时也导致了风险逐渐暴露,不过目前却缺乏对支付宝交易平台的专门性法律规定。正因为如此,假如法律跟不上新的网络交易形势,必然会导致支付宝交易平台存在运行漏洞,公民个体的财产权益就可能被侵害。
从这个方面而言,有必要强化支付宝交易平台的“实质审查义务”,补齐法律规定的诸多短板和不足,倒逼支付宝交易平台技术完善和升级。同时,针对网络环境下财产被盗窃情形,则更应该出台具体操作细则,理顺和区分支付宝交易平台和客户的权利义务,避免财产权利保障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中。如此之下,不仅可以强化支付宝交易平台的责任承担,倒逼支付宝交易平台监管技术的提升,还可以避免出现推诿扯皮现象,让权利保障明晰可见。
“支付宝在,但钱却没有了”,在如今的现实语境中,由于盗窃技术和水平的提升,让人忧心忡忡。面对这种情形,不能只是依赖于刑罚的严惩,而是应该强化支付宝交易平台的技术防范水平,从而免除公民个人的后顾之忧。
如何获得去世家人的网络虚拟财产信息需提上日程
法律要保障公民的这项权利
要以法律形式明确网络虚拟财产可以继承。这一点我们国家已经在着手做,《民法总则草案》明确规定网络虚拟财产属于物权,依法可以继承。当然,至于哪些属于网络虚拟财产,这还需要进一步细化,用户免费注册的账户是属于个人网络虚拟财产,还纯粹只是个人信息,这一点可以讨论。同时,在网络虚拟财产的继承方式上,除了我们习惯的折现为货币财产之外,还应提供打包下载的服务。
要立法保障人们查询已故家人的网络虚拟财产的权利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互联网实行的是实名制,注册时必须要用真实的身份证号码,那么根据身份证号码就能查出任何一个人拥有哪些网络账号,并查出网络账号中是否有钱等。在这一点上,应当立法明确人们可以查询已故家人的网络虚拟财产,又要保障已故网络用户的个人隐私。
利用大数据提供技术支持
以技术手段降低人们查询已故家人虚拟财产的成本,可以利用大数据便利人们查询。一方面,有必要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或某个部门,建设公民互联网账户信息大数据平台,涉及虚拟财产的账户信息全部接入其中,公民可以根据身份证号码直接在这个平台上查询各个账户状况。同时,可以根据已故家人邮件、银行账户消费线索查询网络账户。另一方面,互联网企业对于超过一定期限(比如半年或一年)没有连续在常用地登录的用户,应当根据用户留下的信息主动与他们联系,方便其家人继承。
(据中国青年报、光明网、燕赵晚报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