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脱贫攻坚工作中,既要注重贫困群众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收入水平的提高,又要注重他们文明程度和科学素养的提高。否则,因为不文明的观念和习俗,因为不科学的生活习惯,就极有可能返贫甚至更加贫困。
这很好理解,一些贫困户红白事大操大办、日常铺张浪费等不文明的做法,就使得他们的日子富裕不起来。因为沉迷于长时间玩手机游戏、网络交友聊天,而熬夜,就引发了腰疼、颈椎疼、眼睛疼痛视力下降等问题,导致日常的生产劳动受到影响,治疗这些疾病还要花掉一些钱,里外里,生活就更加贫困。
所以,应该高度重视面向贫困群众开展“养生保健科普扶贫”。
这看似一个细枝末节的角度或领域,但其重要性一点儿也不小、一点儿也不偏。因为贫困地区的群众通常眼界不开阔,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对养生保健的意识比较弱,相关的知识和观念也比较少。从而导致患病的状况很多。
有位医学专家撰文称,“因心脏病等导致的死亡中,有近一半与不健康的饮食方式相关”。这还是从面上来说的,从贫困人口的状况看,因为不健康饮食而导致患病甚至死亡的,更不在少数。而患病治疗则要产生高额费用,在一定程度上消弭掉脱贫的成果。
例如,农村贫困人口中,不少人有高血压、有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一问起来,其实他们的生活水平算不得高,很少甚至几乎没有大鱼大肉,为什么也得了这些“富贵病”呢?因为,他们日常的饮食“口重”,也就是炒菜、做汤、做咸菜(腌老咸菜、凉拌菜、做豆瓣酱等),放盐多,或者是放酱油多(酱油中的盐含量也很高),他们通常还有个习惯,就是,把菜汤、把做的汤都喝掉,避免浪费,也感觉其中有大量营养。殊不知,这样就摄入了过量的盐,而高盐摄入与人体血压呈正比,高盐饮食有升高血压的作用;吃盐多还能使血浆胆固醇升高,有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通常一个人全天的食盐摄入量不要超过6克。还有,餐馆里菜品的用盐量明显高于在家烹饪,因此,即使是贫困人口,如果时不时亲朋好友下馆子聚聚,也很容易患上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
贫困人口中患心脏病的,也有不少。很可能和吃腌肉有关系。腌肉便于长期存放,尤其对于不富裕的家庭,往往把腌肉存放到过年过节、亲友到来、孩子放学或打工归来,一起享用。但是,腌肉经过烟熏、腌渍、盐渍等处理,会含有较多钠、硝酸盐、磷酸盐等;如果是烟熏、烧烤的肉食,还含有多环芳香烃化合物,这些成分对心脏都有不良影响。
贫困人口中,不少人喜欢吃糖。但是,砂糖和液体果糖会使人体的血糖升高,进而同时加重人的胃肠、血管、肾脏的负担,导致心脏负荷加大,升高血压,进而引发心脏病。过量的糖分还会造成脂肪堆积,增大动脉硬化的风险。
由此可见,贫困人口中,很多人患病,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饮食不科学,其自身的养生保健知识不足,这方面的科普也不到位,而引起的。所以,在扶贫脱贫工作中,如果能注重“养生保健科普扶贫”,组建专门的队伍(就近的医疗卫生工作者、爱心志愿者等),通过入户走访、现身说法、播放专题片等方式,使贫困群众了解吃得不得法的严重后果,从而养成良好的、科学的养生保健习惯,就可以有效防病、更有效地治病,使脱贫致富的成果得到巩固,也使他们的生活质量得到全方位提高。(四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