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长城时评】你会不会做“番茄炒鸡蛋”

2017-11-07 17:39:44 来源: 长城新媒体
分享:

  ●汪金友

  看了这个标题。很多人都会撇一下嘴,不就是西红柿炒鸡蛋吗?这谁还不会。但要把这个题目出给大学生,就不一样了。因为他们中的不少人,确实不会。这不是我随口乱说,而是有事实为证。

  据11月3日《新京报》报道,有一个到美国留学的大学生,想做一盘番茄炒鸡蛋,招待那里的外国朋友。然而,鸡蛋和番茄都买回来之后,他既不会切番茄,也不会打鸡蛋,更不知道往锅里先放番茄,还是先放鸡蛋。于是就发微信给大洋彼岸的妈妈,问番茄炒蛋怎么做。这时候,是美国时间下午4点,中国时间凌晨4点。因为微信中说不清,她妈妈就起床示范做了一盘番茄炒鸡蛋。同时录下视频,发给儿子。

  有人把这个情节,制作成公益广告,本意是说中国的妈妈,是如何关爱自己的儿子。但没有想到,这个视频播出之后,却遭到了很多网友的批评。他们说,这一盘番茄炒鸡蛋的温情,其实是建立在家庭教育失败的基础上。让人看到的不是母爱的伟大,而是倒胃口的无能。

  想想也是,一个经历了初中、高中、高考、出国的大学生,竟然连西红柿炒鸡蛋都不会做。而且忘记时差,为这一点小事,吵醒熟睡中的母亲。太撒娇、太无能,也太自我了。

  此前不久,就有人在微信中发过一个类似的段子。说北京有个名牌大学的女生,毕业结婚之后,给老家的母亲打电话,问番茄炒鸡蛋怎么做。她母亲回:“往锅里倒点油,先放三个蛋,再放两个番茄,炒一会就行了。”过了一会儿,女儿又问:“这鸡蛋怎么总也炒不熟?“同时发来视频。母亲一看,鸡蛋没有打,整个放锅里了。于是她母亲在微信里回话:”宝贝你慢慢炒,妈血压有点高。”

  原以为,这只是一个笑话。但看了《新京报》的消息之后,才蓦然发现,不会炒鸡蛋者大有人在。小时候不会炒,长大了也不会炒;在中国不会炒,到了美国也不会炒。由此建议,在《出国留学手册》和《结婚宝典》中加上一条:“西红柿炒鸡蛋的详细做法”。

  在一次讲座上,有学生问校长:“什么叫学生?”校长答:“学生就是学‘生’。第一,要学生活的常识;第二,要学生存的技能;第三,要学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这个解释让人茅塞顿开。过去很多人都以为,学生就是在学校读书的人。他们的任务,就是在老师的指导下攻读课本。一本一本地学,一级一级地升。现在明白了,“学”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的更加充实、更加幸福、更有意义。

  几乎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好好学习,专心读书,在每次考试中,都取得好成绩。然后考个好大学,找份好工作,过上好生活。为了不分散他们的时间和精力,自己就把所有的家务都包了下来。致使很多的学生,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没有洗过衣服,没有做过饭,没有打扫过家里的卫生。

  没有做过的结果,就是不会。炒鸡蛋不会,拍黄瓜不会,煮方便面不会,包饺子更不会。上中学的时候不会,上大学的时候也不会;没结婚的时候不会,结了婚也不会。不会怎么办,或者打电话向妈妈求助,或者继续把父母当作佣人。

  我们不能把最有知识的一代,变成最无技能的一代。每个家庭,都应该给孩子安排一些家务课。让他们在劳动中学会生活,在实践中掌握技能。其中第一节课,就是怎样做“番茄炒鸡蛋”。

关键词:番茄炒鸡蛋,家务,家庭教育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