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新媒体廊坊11月23日讯(记者 孙泽恒)日前,廊坊市文化产业战线再传捷报:经河北省统计局评估认定,2016年全市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06.53亿元,比上年增长30.5%,增速高于全省水平17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3.92%,比上年提高0.62个百分点,高于全省水平0.52个百分点。据初步了解,在各设区市中,廊坊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幅度最大,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新增62家,增速居全省第一。
近年来,位于京津走廊上的“明珠之城”廊坊,充分利用独特的区位优势,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促进文化产业聚集,向高质量发展,朝一体化推进,呈现出小项目遍地开花、大项目顶天立地的喜人局面。
“京畿大厂文创产业基地在2014年正式成立,主要吸引了游戏、动漫、影视、互联网等类别的文化创意企业入驻,基地可为入驻企业提供国内知名的推广平台。运行以来,我们还形成了基于互联网文化产品的IP策源地,吸引了市场上众多的企业来基地寻求合作。”据京畿大厂文创产业基地市场总监黄春旭介绍,截止到目前,该基地共吸引文化创意企业98家,年销售收入102亿元,利税总额19亿元,创造就业岗位5000个。
为实现与京津文化产业的协同发展,廊坊市在紧邻京津的“北三县”和市区,精心布局文化创意产业,加快引进动漫游戏、演艺会展、影视制作等新兴产业项目。今年深圳文博会上,廊坊市重点项目签约总额达120.65亿元。目前,投资15亿元的中信国安影视中心、投资4亿元的梦东方未来世界航天主题乐园正加紧建设,投资30亿元的中产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投资15亿元的中国燕郊影视文化旅游示范区等项目落户廊坊。
今年,廊坊市香河县举办的“2017香河荷花节”,共吸引了全国各地70余万游客赏荷观光、休闲度假,该县旅游经济收入再创历史新高。香河县委宣传部部长焦国强介绍,香河历史悠久,文化积淀深厚。荷花节的成功举办,有力打响了“运河驿站,荷香香河”旅游品牌,有力带动了县域旅游经济快速发展,有力推进了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进程。
廊坊市以“名节”实现双促进,深入挖掘优秀传统文化内涵,用“名节”固定文化积淀。策划创办“京津冀中华大庙会”、“河北·胜芳民俗文化节”、“杨家将文化旅游节”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节庆活动28项,实现了旅游品质与文化底蕴的双促进。
此外,廊坊市不断改革产业发展模式,依托各地的文化资源、设施资源、园区资源,着力发展文化产业项目集群,构筑了年创产值60亿元的大城县红木文化产业园等“名园”;结合特色小镇建设,全面开发各地文化产业潜力,不断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构建“小城镇、大产业”发展模式,建成了年产值5300万元的第什里风筝小镇等“名镇”。
景泰蓝,又称“铜胎掐丝珐琅”,迄今已有600多年历史。
中国是景泰蓝的摇篮,“京东大厂”是景泰蓝的故里。目前,大厂回族自治县的景泰蓝生产企业达10余家,京锐景泰蓝是其中较有代表性的老牌企业。2014年11月,在北京举行的APEC会议上,作为国礼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景泰蓝赏瓶《四海升平》,其所用釉料来自大厂回族自治县京锐景泰蓝釉料有限公司。多年来,京锐景泰蓝公司制作了大量的景泰蓝精品,深得收藏界的欢迎,并且还经常被列为国礼。2014年,该公司被命名为廊坊市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成功地从作坊转变为文化企业。
据京锐景泰蓝釉料有限公司经理徐国伟介绍,京锐景泰蓝产品销售业务遍及全国各地,甚至畅销日本及东南亚,年销售收入已突破1000万元,带动了300多人就业。
突出民族手工艺特色的大厂回族自治县、北方最大古典家具之乡大城县、以家具城为龙头带动文化产业多样化发展的香河县……树立本地化、特色化和品牌化,廊坊市重点打造县域文化产业“精品线”,实施“一县一品”或“一县多品”工程,支持各县(市、区)立足实际,打特色牌,做优势文章,成就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廊坊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