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长城时评】为美丽地球贡献最靓的一抹绿

来源: 长城新媒体   作者:杨飞 
2017-12-11 17:14:00
分享:

  河北省委近日召开常委会会议,进一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塞罕坝机械林场重要批示精神,审议省委省政府《关于大力、深入推进河北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的决定》。河北省委书记王东峰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指出,要切实履行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坚持把塞罕坝机械林场先进事迹作为鲜活教材,切实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和党的建设,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和社会氛围,加快推进河北创新发展、绿色发展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时光镜头拉回到12月5日,我们可以看到: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的联合国环境署所在地,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国日报、中央电视台和中国国际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现代快报的记者,见证了联合国环境署2017年度“地球卫士奖”的颁奖盛况。塞罕坝林场建设者因把茫茫荒漠变成郁郁葱葱的林海,赢得“激励与行动奖”。继今年8月后,塞罕坝再次进入媒体和全球的视野,相关报道通过中外媒体的报道在网络迅速刷屏。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网红”塞罕坝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北部、内蒙古浑善达克沙地南缘。1962年以来,塞罕坝林场的三代创业者攻克艰难险阻,培育出112万亩人工林。习近平总书记就称塞罕坝林场为“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生动范例”,号召全党全社会“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弘扬塞罕坝精神,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茫茫荒原到“绿的海洋”,塞罕坝的变化堪为河北生态文明建设的生动缩影。

  完善制度,拉紧生态文明红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必须实行最严格的制度、最严密的法治。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把建设美丽河北作为发展的战略目标,着力完善法律法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河北省委、省政府研究制定并出台了《关于强力推进大气污染综合治理的意见》及18个专项实施方案。一系列举措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了制度化、法治化轨道,拉紧了河北生态文明红线。

  压实考核,筑牢绿色发展底线。领导干部考核机制,堪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指挥棒”。保护生态文明,也就必须让生态文明建设考核成为“硬任务”。河北在干部考核中就大幅度提高环境质量和生态效益的权重,日前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还印发了《河北省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让生态文明要求成为政绩考核的“硬杠杠”,能够从根本上抑制领导干部片面追求GDP的冲动,进而筑牢绿色发展底线。

  “实”字打底,聚合经济增长“新动能”。千道理万道理,落实才是硬道理。推动绿色发展,要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促发展上。河北就切实把生态文明理念、原则、目标融入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仅2013-2015年就压减水泥产能6231万吨、煤炭消费2700万吨、平板玻璃3717万重量箱。出实招、下苦功,在推动全省单位GDP能耗下降的同时,河北也通过绿色发展聚合了经济增长的“新动能”,推动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点。

  好的生态环境,人人都是受益者,人人都应是践行者。先前住建部公布全国第一批绿色村庄名单,河北837个村被认定为绿色村庄,数量位居全国第五位,充分见证了绿色发展的力量。十九大报告指出: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弘扬塞罕坝精神,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做起,相信燕赵大地将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杨飞)

关键词:塞罕坝机械林场,生态文明,美丽河北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