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央视大型文化节目《经典咏流传》的热播成为两会讨论的热点,全国政协委员、中国音乐学院院长王黎光在两会上提出“将《经典咏流传》式的美育教育推广到基层和全民”的提案,获得17位政协委员联名支持。近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就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接受采访时表示,教育部近年来大力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把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作为固本工程和铸魂工程来抓。
如何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增强中华民族内心的自信和自豪感,是当代中国人需要思考的重要课题,其中,如何提升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更是传承的重要任务。近几年,我国在加强对青少年学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从课外逐步走进课堂方面做出了许多努力。比如,2012年,国内首套具有明确教育目标和系统课程结构的中小学传统文化专业教材《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全国中小学实验教材》出版;2014年,教育部出台《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6年10月,教育部在《关于2017年普通高考考试大纲修订内容的通知》中,提出高考试题中将整体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核内容。
虽然传统文化进校园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也面临着一些问题。如传统文化教育缺乏统一体系;传统文化教育活动在地域、形式等方面开展不均衡;教师队伍传统文化素养亟待加强等。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首都博物馆首席研究馆员齐玫说,将优秀传统文化带进课堂,重点是融会贯通。要将优秀传统文化内容融入基础教育教学相关科目中,形成一套完整的教育体系。在中小学传统文化教育设置方面,北京海淀区的一些做法值得借鉴。2014年6月,北京海淀区搭建了一个结构化的传统文化课程框架,包括经典研读、学科渗透、传统技艺和文化实践四类课程。例如,儒家经典研读,小学阶段以蒙学为主,也增加了《论语》的诵读教育,初中阶段学习《论语》和《孟子》,到了高中,部分学校讲授《大学》和《中庸》,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
不过,传统文化进课堂,面临的一大障碍就是师资问题。教育离不开教师,师资是传统文化教育的“钥匙”。将学校教育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有效载体,做好传统文化的教育教学,必须从培训教师,形成一支熟悉中国传统文化历史、熟悉传统文化教材、熟悉教学方法的中小学教师队伍,一支高学历、高水平、学者专家型的大学教师队伍。对此,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也说,老师的培养很关键,要让各个学段的老师喜欢优秀传统文化,能有这方面修养,开口就能“白日依山尽”。
除了面向校园的努力,让青少年成为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新一代”,还需要用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正确打开方式”。传统文化的传播,除了常见的展览展示、讲座演示、课本讲解外,还应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如网络、微信甚至小游戏等平台与方式,满足青少年等年轻一代个性化、多样化、参与感等需求。比如,近年来,湖南将传统戏曲与现代动漫相结合,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戏曲动画,将戏曲这一传统形式以全新的面貌进入了校园。
可以说,优秀传统文化与年轻人能接受的表现形式结合,既是一种趋势,也是必须要推进的一项工作。传承的前提是接近,而最好的接近方式则是参与。像《中华好诗词》《经典咏流传》《朗读者》等一系列文化类节目,受到各个年龄层人的喜爱,且能让人们主动感受、接近、参与传统文化,其中青少年也不在少数。
少年强则国家强,坚定文化自信,为学生打好中国人“底色”,让他们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发现中华之美,将文化自信自植于心,需要各方面多管齐下,外要提供传承发展的“土壤”,内要不断创新适应当下传播方式,“内外兼修”方能把这些优秀的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郭慧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