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主体多元投融资体制基本形成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
2020年河北深度贫困村将建成整体达到或接近全省农村小康水平的美丽乡村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张祝钦 赵晓慧 
2018-04-11 14:42:00
分享:

资料图:衡水湖畔美丽乡村蝶变。

  长城网4月11日讯(记者 张祝钦 赵晓慧)为推动我省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加快建设完善农村道路、供水、污水垃圾处理、供电、电信等基础设施,河北省政府办公厅日前印发《关于创新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到2020年,全省基本形成主体多元、充满活力的投融资体制,市场运作、专业高效的建管机制逐步建立,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一体化水平明显提高,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明显进展,深度贫困村建成整体达到或接近全省农村小康水平的美丽乡村,广大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构建多元化投融资体系

  完善分级分类投入体制,明确省、市、县政府事权和投入责任,构建事权清晰、权责一致、省级统筹、市级协调、县级负责的农村基础设施投入体系。强化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省、市、县级财政优先保障对农业农村的投入,坚持把农村基础设施作为固定资产投资的重点领域,整合、统筹各类资金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市、县政府和社会资本设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基金,采取多种方式撬动社会资金,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拓宽社会资本进入领域,除法律、法规、规章特殊规定的情形外,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均向社会资本开放,各类符合条件的投资、经营主体均享有依法依规平等参与的权利。发挥农民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中决策、投资、建设、管护等方面作用,充分调动其参与积极性。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通过扩大政策性长期贷款规模、扩大信贷投放、开展担保创新类贷款业务、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模式等形式,强化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推进宽带光纤向农村延伸,实现4G网络全覆盖。鼓励企业、社会组织、个人通过多种形式,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行管护,积极搭建公益捐助平台,进一步推进京津两市对口帮扶和省内各市间的对口帮扶,重点推进贫困地区交通、饮水、通信等设施建设,改善居民生产生活条件。

  健全完善建设管护机制

  健全农村公路建设养护机制,建立健全“县为主体、行业指导、部门协作、社会参与”的养护工作机制,确保到2020年农村公路列养率达到100%。推进农村供水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县级政府承担主体责任,建立完善的城乡供水一体化系统,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健全工程良性运行机制,由产权所有者建立管护制度,落实管护责任。完善农村污水垃圾处理管理体制,坚持政府主导、县域统筹,不断推进农村污水垃圾治理规范化、制度化。大力推进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鼓励开展县级电网企业股份制改革试点,到2020年,全部完成深度贫困村电网改造升级。创新农村电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融资模式,支持民间资本以资本入股、业务代理、网络代维等多种形式与基础电信企业开展合作,参与农村电信基础设施建设。建立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综合评价体系,以绩效目标为导向,对项目绩效目标实现程度、效益情况进行跟踪监控,保障绩效目标实现。

  创新定价机制

  合理确定农村供水价格,对城市周边已纳入城镇自来水供应范围的农户,推行统一的居民阶梯水价政策,农村集中供水应当按照补偿成本、合理盈利的原则确定水价,实行基本水价与计量水价相结合的两部制水价。探索建立污水垃圾处理农户缴费制度,将农村垃圾治理费用纳入财政预算,保障运营单位获得合理收益,合理确定缴费水平和标准,完善农村污水垃圾处理费用调整机制。完善输配电价机制,推进输配电价改革,严格成本审核和监管,落实国家分类定价、阶梯电价政策和电力普遍服务补偿机制,加强对电网企业输配电价政策执行情况的跟踪评估,保证农村配电网设施运行维护和投资需求。鼓励电信企业提速降费,加快推进农村宽带网络建设,鼓励基础电信企业与民营企业加强合作,引导基础电信企业公平竞争,推动资费水平持续下降,基础电信企业要简化资费结构,降低通信费用,切实提高农村宽带上网、移动互联等业务的性价比,为农村贫困户提供更加优惠的资费方案,为发展农业农村“互联网+”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农村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美丽乡村,获得感责任编辑:刘志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