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二十四个食节】谷雨丨青青高槐叶 郁郁牡丹香

来源: 长城网综合   作者:林墨 
2018-04-19 18:09:28
分享:

【第一候 萍始生】

那些平时缺少绿意的水塘、河群湖面,在谷雨到来的几天里,浮萍就会快速地生长起来

【第二候 鸠拂其羽】

布谷鸟()蠢蠢欲动,它不住地抖动羽毛,热情鸣叫着“播种”。

【第三候 降于桑】

戴胜鸟飞临桑树上。织网之鸟,一名戴儒,阵于桑以示蚕妇也,故曰女功兴而戴鸣。

  🍃谷得雨而生🍃

  谷雨。谷,古称稷、粟,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中国人最重要的粮食作物,被奉为“百谷之长”,而春雨贵如油,古人便把春天的最后一个节气,命名为“谷雨”,取“谷得雨而生”、“雨生百谷”之意。在标识节气的同时,也承载了对丰收的希冀。

  其实,在春季,不仅是谷得雨而生,万物皆生。

  放眼四野,一派绿意。谷雨前后,河南一带榆钱、香椿、槐槐花等次第泛香,正是自然赐予的食物:一把择好的嫩“芽”,或拌面粉蒸之,或与鸡蛋爆炒、与嫩豆腐凉拌,是一年中最令人期昐、难忘的时令“野”味。记得儿时,每逢此刻,家中的餐東就会“忽如一夜春风来,干树万树野菜香”。

万家槐花常见三种:国槐花、洋槐花和红槐花。国槐花入药,红槐花有毒,唯有白色的洋槐花可供食用。谷雨过后的农历四月,中国北方大面积种植的洋槐树,到了开花的季节。掐下几串来择洗干净,开水烫熟后与鸡蛋甚至杂粮司炒,便是一味美膳,既沁人心牌,又带着几分野意。

香椿,是香椿树的嫩芽,安徽人称其为“春苗”。每年谷雨前后,香椿短暂上市。无论凉拌还是爆炒;皆无需加入葱姜,只凭其本身醇厚的气味,便让人齿频生香。上图为春季常见的一道时令美食:香椿拌豆腐干。

  第一茬儿香椿最嫩,母亲通常拿它跟水豆腐凉拌,调料只放盐与香油。当拌菜最后一道工序结束后沉睡了一冬的香椿便迅速被唤醒,发出迷人醇厚的香气,和着嫩嫩的水豆腐的清爽,舌尖、味蕾瞬间就有了“花动一山春色”的感动。

  榆钱、槐花一般用来做蒸菜。把淘净的榆钱、槐花撒上干面粉拌透,然后上锅蒸,熟后浇拌上用盐、香油调好的蒜汁,那可是春季餐桌上最爽口的美食了。

  在母亲热衷蒸蒸制制的春季野菜系列里,槐花餐是我的最爱。“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槐花的香味便是如此,既沁人心脾,又有种清雅绝丽的风情,令人难以忘怀。

  除了用来蒸菜,母亲还会趁着槐花当令时,蒸一次槐花包子,做次想起来都令我魂牵梦萦的槐花面条。槐花或焯水凉拌,或过油,或与鸡蛋炒熟,做成卤,浇在刚捞出锅的手擀面上,醇香美味,开胃开怀。槐花包子也是我的大爱。母亲或拌以肉末、或佐以粉条、鸡蛋做成包子馅,口感绵软香嫩,又有着一股淡淡的原野之气,简约不简单,家常而又不寻常。

  🍃青青高槐叶🍃

      谷雨过后的农历四月,槐花飘香,因此也被称作“槐月”。槐,全身都是宝。槐花性苦、微寒,功效凉血止血,清肝泻火,可治疗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出血之症,也可用于治疗肝火上炎之目赤、头痛眩晕,著名的中药方剂“槐花散”中,槐花便是君药(注:中药方剂有所谓“君臣佐使”之分,君药指针对主症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此外,槐花还可单用煎汤或者配伍夏枯草、菊花等做荼饮。

“阳春三月麦苗鲜,童子携筐摘榆钱。”榆钱不是榆树上开的花,而是榆树的果实。轻轻握住带有榆钱的树枝,顺着枝丫生长的方向,一把捋下来,像钱币似的嫩绿果实,就成串成串地留在了手心里。它们脆甜松软,清香爽口,食之可健脾益胃、清热安神,是谷雨时节自然界给予人类的奇妙馈赠。上图为榆钱窝头。

  槐花花蕾干燥后即为槐米,槐的果实称“槐角”,其味苦,性微寒,有凉血、止血的功效,可治痔疮、肠风、瘀血肿痛,痈肿疱疡等症。槐籽入药有明目黑发、补脑益寿的药用价值,《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即云:“槐子于牛胆中溃,阴于百日,食后吞一枚,十日轻身三十日白发黑,百日内通神。”

  而用槐叶煎汤,可“治小儿惊痫,壮热,疥癣及疔肿”。槐叶蒸熟晒干研末,煎茶代饮,久服还可明目。因此,把槐叶入馔做成养养生食品的颇多,“槐叶冷淘”就是史上非常著名的面条名品。

  冷淘,是煮熟之后再用井水过一到两遍的捞面条,唐代即已流行行。从杜甫做的《槐叶冷淘》一诗中可以得知,此味是以槐叶的汁液和面制成的,“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新面来近市,汁滓宛相俱”,食来凉爽利口,“经齿冷于雪”。

  到了宋代,冷淘开始普及,不仅街头酒楼有售,连政府的太学食堂亦有供应。品种也更多了,仅开封街头,就有槐叶淘、甘菊淘、银丝冷淘,用腌菜的齑淘,以及用卤的抹肉淘。南宋陆游曾赋诗一首赞叹“佳哉冷淘时,槐芽杂豚肩”。

  这种谷雨前后食冷淘的习惯至明代依然保留着,徐渭就在《春兴》诗中写到:“柳色未黄寒食过,槐芽初绿冷淘香。”寒食即清明,过了清明,自然便是谷雨了。

  🌸谷雨三朝吃牡丹🌸

  槐树在河南各地随处可见、蒸槐花各处均有,但谷雨时节,以牡丹花入馔,唯有洛阳一地。

  民间有谚,“谷雨三朝看牡丹”,洛阳人称谷雨为“牡丹开侯”,牡丹花为“谷雨花”,而从开侯之时起新一年度的牡丹饼就开始流行了。将每年谷雨时节盛开的牡丹鲜花瓣拌入馅料后入饼,花瓣的口感里有饼的香甜,饼身的口感里又掺杂着一丝牡丹花的清香,当牡丹饼被一层一层揭起时,家乡的味道也就被一层一层地回味起来。

  牡丹不仅好看,全株皆乃良药。在甘肃省武威县发掘的东汉早期墓葬中,发现医学简数10枚,其中就有牡丹治疗血瘀病的记载。“牡丹味辛寒”、“久服轻身益寿”是古代医书对它的定论,所以把具有药用价值的牡丹人糕、入僎,加工料理古已有之,甚至牡丹饼还一度有“益寿之饼”之谓,因此在古代的官家、大户人家中较为流行。

牡丹饼等鲜花饼(花糕)在唐代就已出现。根据资料显示,这些花糕的做法有很多种,有水面加蜂蜜、花粉蒸制的,比如松黄饼、贵妃红;有加牛羊脂、牛羊乳加工后的花瓣、花朵烤制而成的,如牡丹饼、梅花饼、菊花饼等。上图为牡丹饼。

  大概是唐代帝王都有喜食花糕的嗜好,他们经常拿牡丹饼一类的花糕赏赐群臣。明代万历年间的类书书《山堂肆考・饮食・卷二》中提到,热爱牡丹的武则天,在花朝日令官女采收百花,制作花糕,分赐群臣;《宋稗类抄》载,唐御膳以红绫饼馅为重,昭宗朝时,曾用红饼期赐新科进士。唐末进士卢延让年老时被人排挤,还拿当年吃过皇帝赏赐的红绫饼聊以自慰:“莫欺零落残牙齿,曾食红绫饼餤来。”

  由于发酵技术的普及,牡丹之类的鲜花饼,到了宋代更为兴盛。金银焦炙牡丹饼、梅花饼、簷(音 yan 二声)葡煎(原料为栀子花,用油煎之的花卉面点)、荷叶饼、广寒糕等,都曾是当时中原一带流行的市井糕点。

  不仅以鮮花入糕点,在古代,以各种花类的汁水和面做成面条,也颇为流行。南宋林洪的《山家清供》,就记载了两款光听名字眼前就会“暗香浮动”的面品:“梅花汤饼”与“百合面”。

  “梅花汤饼”,是用浸泡白梅、檀香末的汁水,加鸡汤和面做出的面条,面条里既有梅花的清远之气、檀香的空谷之香,又有鸡汁的浓厚之醇,这样的醇厚、醇香、醇美之味,除了令人心向往之,并多咽几次口水外还会多少有些怅惋:如果现在街头还有这种面条,估计十之八九都被添加香精了吧?“百合面”则是“春秋仲月,采百合根曝干捣筛,和面作汤饼”。不仅好吃,还具有补益功效,因此总结:“最益血气。”

  谷雨过后,气温回升加快,是春季作物播种、生长的关键节期。故古人又把谷雨分三候:一候,浮萍开始生长;二候,布谷鸟提醒人们播种;三候,戴胜鸟落在了桑树颠,提醒蚕妇:收蚕时节到,该开始作蚕制丝了。古人从渔、猎、采、集、牧到农耕文明,从观察星象,到总结出跟农耕相关的节气,是为指导农事活动,获得更多食物,所以,“增补血气”之后,一年的农事活动也就正式拉开了帷幕......

(据中新网、长城网综合)

关键词:河北,节气,谷雨,美食责任编辑:林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