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中国人的发明,人们常常想到“四大发明”。然而,有一个其实也很重要的发明却是常常被人忽略的,那就是筷子。筷子虽不起眼,却与中国人的生活息息相关。经过几千年的浸润,它早已成了我们文化中的一部分。
用了几十年筷子,你知道筷子其实是有标准长度的吗?而且这个长度是七寸六分(约25厘米)。
中国古人对筷子的称谓是“箸”。在中国的典籍中,“箸”这个字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的《韩非子·喻老》一文中:“昔者纣为象箸,而箕子怖。”
那么,筷子最早是什么时候发明出来的呢?这个从史料上已经完全无法考证了。而从实物考古上说,“箸”的古字为“櫡”,从木从竹,可见最初的筷子是用木头或竹子制成的。
在我国黄河流域,1934年至1935年间对安阳殷墟侯家庄考古发掘时,在M1005墓中曾出土有商代青铜箸6支。这说明距今三千多年前,在商代后期已出现青铜箸。
在中国的古典名著中,也有一些与筷子有关的精彩段落。
最为人们熟知的,要属《三国演义》第21回《曹操煮酒论英雄》中那个著名桥段了。书中写道:“‘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玄德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与地下。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玄德乃从容俯首拾箸曰:‘一震之威,乃至于此。’操笑曰:‘丈夫亦畏雷乎?’玄德日:‘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
《红楼梦》一书的第四十回“史太君两宴大观园”部分,写贾府的一次宴会,便出现了“四楞象牙镶金筷”“银三镶乌木筷”等富有装饰特征的筷子。
现在中国人使用的筷子,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这其中是有含义的,代表人有七情六欲,以示与动物有本质的不同。当然,并不是筷子产生那天起,就有了这个标准长度。从出土的古代筷子来看,春秋两汉间出土的各种筷箸,长度一般较短,多在17至18厘米之间。唐代出土的银箸,一般长度较长,最长者达33.1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