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十二年苦读磨一剑,春华秋实。距离2018年高考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对于高三学生来说,他们是2018年高考考生,他们也是追梦人。再过十几天的努力拼搏,他们将通过高考这一国家选拨性考试踏入人生新的旅程,去实现人生的梦想。2018年高考在即,这些最新消息一定要知道!
资料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河北:2018高考共报名48.64万人
2018年,河北省高考共报名48.64万人,比2017年增加5.02万人。有关专家表示,高考报名人数的波动与河北省高考适龄人口的升降有直接关联。今年参加高考的考生中,相当一部分出生于2000年,当年“千禧龙宝宝”扎堆出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高考人数较大增幅。
▲今年大学更难考了吗?
许多家长和考生担忧“今年大学更难考”。那么高考报名人数增加对升学会有多大影响?
▲录取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高考录取率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专家认为,从微观上看,录取率还受考生志愿填报情况、考生选择留学或复读情况等因素影响。
▲预计今年高考整体竞争较激烈
报名人数上升,招生人数增加,且增加的幅度比报名人数增长幅度大时,录取率依然也会提高。比如2016、2017年我省高考报名人数较前一年均有增加,本科录取率却持续升高,2017年达到52%。
“与之前两年1万人左右的增加人数不同,2018年高考人数增幅达11.51%,即使今年本科招生计划可以延续以往稳中有升的态势,估计也难以抵消考生骤增的影响。”有关专家预计,2018年高考整体竞争比较激烈。
▲全省排名位于中低段的考生受影响较大
“对有实力冲击清华、北大等知名高校的考生来说,报名人数增加对其升学影响微乎其微,知名高校招生计划非常有限,分母增加几万人,升学率不会发生明显变化。受影响比较大的将是全省排名位于中低段的考生。”专家表示,自2015年开始,我省连续三年本科录取率均突破50%,这意味着成绩排进前半段,考生读本科几率就非常大。
但随着报名人数骤增,这一情况出现了变数,“一些按照惯例有望以微弱优势跻身本科层次的考生,2018年可能会滑落到专科层次。”
▲专科院校的录取分数可能会被推高
此前受报名人数减少影响,我省部分专科院校难以完成招生计划,2018年这一情况可能得到缓解。“需要注意的是,相对充足的生源,有可能会推高专科院校的录取分数,增加升学难度。”
▲预计报名人数将在2021、2022年迎来新高峰
此外,将在今后几年陆续参加高考的学生及其家长也十分关心未来几年河北省高考报名人数走势,专家预计,继2018年后,我省高考报名人数将在2021、2022年迎来新高峰。
新高考来了,2018高校招录政策变化几何
资料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大类招生深入推进,特色培养更为突出
大类招生已成高校共识,今年不少高校在原有大类的基础上对专业设置、招生规模、培养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微调,更加注重需求,突出学校特色。
今年是清华大学试行大类招生的第二年,大类招生改革仍将平稳推进,但部分大类包括的专业方向有微调,如医学院的医学实验班不再放在化生类招生,而是进入临床医学类招生等。清华全国招生总规模略增,扩招40人以内,并新增“丘成桐数学英才班”和临床医学类(医学实验班)。
清华大学招办主任刘震表示,对大类改革进一步优化,一方面是为了推进学校的综合改革,另一方面也兼顾了院系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这种调整,能够使得大类改革真正对清华大学的人才培养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在人才培养方式上,人大在人文科学实验班开放自主学习机制,在学科内部打通专业选修课程,并给予学生入学及一年后两次自主选择学院和专业的机会。
▲综合素质日益受重视,调整录取政策吸引优秀生源
浙江大学2018年在浙江省继续实施“三位一体”综合评价招生,招生规模较过去扩大,主要投放到国际联合学院(海宁国际校区)和医学院临床医学的指标上。值得注意的是,2018年浙江大学调整了“三位一体”的比重,其中高考投档成绩比重由2017年的80%下调为60%,学校综合测试上调为30%,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不变。
北大在对优质生源的“全面考量”中,将选拔由“考场”转向“舞台”,测试的目的不是单纯考核,而是让考生充分展示自己的兴趣特长和综合素养,科学高效地选拔出具有特殊天赋和才能的学生,并使考生在测试过程中提升学识、视野和能力。
▲顺应新高考改革,不少高校提前布局
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改革,在教育综合改革中居于龙头地位。去年上海、浙江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平稳落地,北京、天津、山东、海南四个省市启动了高考招生制度改革,从今年起还有17个省份要开启改革进程。
尊重学生的专业选择权,是未来高考招生录取的大趋势。北京理工大学招办副主任尹立介绍说,学校顺应高招改革大趋势,从高校录取过程中对考生专业的“包办”转变为“你的专业你做主”,在北京生源中试点,让所有上线的考生都能就读首选的心仪专业,避免专业退而求其次或者被调剂的情况。
各科复习这样做,成绩提升并不难!
资料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用好时间表,让身体和心灵赢在高考路上!
6:00—8:00
此时头脑最清醒,体力也充沛,是学习的一个黄金时段,这时候可以背英语单词,看文学常识,也可以安排一下对功课的全面记忆复习。
8:00—9:00
此时人的耐力处于最佳状态,正是接受各种“考验”的好时间,可以安排难度大的攻坚内容。
9:00—11:00
此时短期记忆效果很奇妙。对“抢记”和马上要考核的东西进行一下突击,可事半功倍。
13:00—14:00
饭后人易疲劳,夏季尤其如此。这时候可以休息调整一下,养精蓄锐,听听轻音乐,做做放松操,都会感觉很舒服。
15:00—16:00
此时长期记忆效果特棒,可合理安排那些需要“永久记忆”的东西。
17:00—18:00
这是完成复杂计算和费劲作业的好时间,安排得当,可以以一当二。做复杂计算和费劲作业最好是饭前,吃饭后人的血液都会集中到胃部,大脑也不活跃。
晚饭后
因人而异,个人根据自己情况妥善安排。最好还是先放松一下再开始学,看看新闻联播、体育新闻之类的电视节目。看完之后可分两三个时间段来学习,5个小时语、数、外等文理科交叉安排;最好难易程度区分开。
▲各科提分有秘诀,这些方法你得知道!
语文:回顾典型问题,作文素材每日积累
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对于高考而言,这里的“彼”即指“考试内容”。所以要对照考纲,对已复习过的知识点全面铺开,毫无遗漏地构建框架结构图,做到心中有数、不留盲点。
另外,还要对照框架结构图回忆联想——围绕这些知识点考过哪些题型,每个考点又是怎样的出题方式、解题步骤和答题方法。要把零散的习题整合成类型,对其进行深入细致地探究。
要把已经训练过的作文材料结合自己当时的典型问题再看一看,吃透提示语,并划出要点;要注意选引材料不要照抄,尤其要注意是否点题、扣题。同时,拟题避免拟怪题,要一目了然;开头不必标新立异,实际入题;结构不能一段到底,句末要加句号;字数不能少于800字,也不要超太多;不会写的字换个字塞进去,不留空格,更不要在卷面上涂改。此外,尽管高考日益临近,但仍要坚持作文素材的每日积累。
数学:小题专练防超时,重点题型常“访谈”
考生后期定时、定量、定性地加以训练是非常必要的。要务必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上加大训练力度,强化训练时间,避免“省时出错”、“超时失分”现象的发生。
同时,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使复习获得最大的效益,必须针对重点题型进行重点复习,并且能够做到“焦点访谈”。对于数学的函数与导数、三角函数、数列、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统计概率等几大板块,要做到重点知识重点复习,舍得花时间和下功夫。在复习过程中,学生要能够查找自己在知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是否存在缺陷。如果发现缺陷,就要根据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重新整合相关内容,形成知识与方法的经纬图。
英语:把握知识重点,科学训练应试技能
提高综合技能是后期备考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听、读、写等语言技能的提升,更要贯穿后期备考的始终。
首先,提升听力技能。要坚持做到天天训练,足量训练,适当进行延时训练,即一次的训练量超过高考的题量,以延长学生听力的疲惫期。
其次,提升阅读技能。要重点提高学生总结提炼信息和推理判断的能力,提升学生在有限时间内获取处理具体信息的速度和准确度,同时要加强对阅读新题型的训练和指导。
再次,提升写作技能。要切实过好“三关”,依次为卷面关、内容关和语言关。通过这一轮的复习,学生作文要达到卷面整洁,语意连贯,内容丰满,语言地道的新高度。
化学:精练高考真题,五大方面全突破
考纲的要求是通过考题来体现的,所以,研究历年特别是近五年新课改地区的高考题,有利于更好的理解考纲,明确备考方向。经过对近几年高考题的横、纵向分析,可以得出以下三点:一是主干知识考查“集中化”,二是基础知识新视角,推陈出新,三是能力考查“综合化”。复习训练的步骤包括强化基础,突破难点,规范作答,总结方法,通过这样的总结,学生印象深刻,应用更加灵活。
在备考时,要注意从以下五个方面找突破,一是这道题该怎么做;二是为什么要这样做;三是怎么会想到要这样做;四是不这样做可以吗?还有没有其他方法?这些方法中哪一种最好?五是这道题改变设问角度,还会变成什么样的题目?又该怎么做?如果能够如此做题,可收到5+5>5的效果。
生物:精研考纲,精设专题
距离高考愈来愈近,生物后期的复习备考要认真研读新大纲,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及时收集高考信息,关注专家的解读和预测。要充分利用集体教研的时间,将最近五年新课程标准区的考题进行分组研究,对历年高考题的命题特点进行回顾和整理。
在专题的设置上,结合各模块复习的同时,要贯穿“生物圈——生态系统——生物群落——种群——个体——细胞——分子”的线索,将学科内的知识进行系统重组。
物理:攻克实验题,拿下丢分阵地
实验题一般采用填空题或作图题的形式出现。作为填空题,数值、单位、方向或正负号都应填全面:
①对函数图像应注明纵、横轴表示的物理量、单位、标度及坐标原点。
②对电学实物图,则电表量程、正负极性,电流表内、外接法,变阻器接法,滑动触头位置都应考虑周全。
③对光路图不能漏箭头,要正确使用虚、实线,各种仪器、仪表的读数一定要注意有效数字和单位;实物连接图一定要先画出电路图(仪器位置要对应);各种作图及连线要先用铅笔(有利于修改),最后用黑色签字笔涂黑。
历史:基础知识串成线,知识点挑着背
同学们可以按照历史时期,将该阶段的经济、文化、政治的发展,社会的技术创新和变革,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进行梳理,放在一个历史阶段当中,将这些庞杂繁复的基础知识贯穿起来,进行知识体系的建立,方便日后考试解题时提取知识点。
知识点可以挑着背,课本上的编章题目、课文里的黑体字标题,最好都背下来。纲目了然于胸,考试紧张到大脑空白的时候,短小精悍的标题如果还记得住,就能帮助你逐渐唤起其它的信息记忆。重要历史事件中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这四要素一定要记牢,用自己的语言记会更容易一些。至于此外的文字展开部分,现在你只要知道了解精神要义就可以,比如前因后果、意义、经验等等。
地理:过好图关、审题关
其实地理的复习思路跟数学颇有类似,练题刷题是非常重要的。平时备考练习时,同学们要采取“定型定时定量”的练习策略,即对重点题型定时高强度的训练,这样才能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迅速形成思路并完整作答。
高考的地理部分“无图不成题”,可是地理中的地图题却往往让很多同学丢分。
二轮复习阶段,要求同学们要努力记忆几类关键的地图,例如:区域图、等值线、统计图、分布图、示意图、关联图、变化曲线图、变式图等,自己多动手画几遍,摸清地图题目的出题思路。
政治:热点归类,运用辩证思维答题
时政热点历来是高考政治试题的重要考点。近年来,很多高考试题中都在考查学科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考查对相关理论的理解和运用,试题背景素材常常就来源于近期的热点新闻和话题。希望同学们通过关注国家政策、社会热点、新闻话题,将它们结合到政治的备考复习中,并不断总结归纳。
要答好题,需要综合运用辩证思维答题。审题后,确保将题设和材料中的“关键词”出现在你的材料分析中,题目中反复出现的关键词一定要好好观察。经济类型的题目,同学们一定要注意区分主体,看看是国家、企业还是家庭。
高考倒计时 预防考前焦虑
资料图。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下个月就进入2018中考、高考季了。随着考试时间的逼近,不少学生有考前焦虑、紧张等情绪。22日,记者从自治区人民医院认知睡眠中心了解到,最近一个月以来,青少年到失眠门诊就诊的比例明显增加。而该院调查数据同时显示,初三学生考试综合征占到30%;而高三学生考试综合征占到25.9%。
▲睡眠短于6小时的孩子可能失眠了
临近考试,学生或多或少都会出现担心、紧张或忧虑的情绪。自治区人民医院认知睡眠中心秦岭主任医师介绍,考试焦虑对很多人群来说,都是存在的。很多家长对孩子考前焦虑都深有体会,如考前孩子特别容易发脾气,不能惹他(她),这说明孩子的情绪处在不稳定状态。还有的孩子会出现肚子痛、食欲下降,更严重的孩子会出现失眠。
考试焦虑的具体表现为:觉得比平常容易紧张和着急、焦虑;无缘无故地感到害怕;容易心里烦乱或觉得惊恐;觉得可能将要发疯;有不幸预感;手脚发抖打颤;因为头痛、颈痛和背痛而苦恼;感觉容易衰弱和疲乏;觉得心平气和,但静坐不能;觉得心跳得很快;一阵阵头晕而苦恼、头昏;晕倒发作或觉得快要晕倒;呼吸困难;手脚麻木和刺痛;胃痛和消化不良;尿意频;手脚多汗;脸红发热、面部潮红;睡眠障碍;做噩梦。
失眠主要表现:上床后30~40分钟还无法入睡;整晚处于浅睡眠状态;一晚起来2~3次;睡眠时间短于6小时。这些症状就提示,孩子有些失眠了。
▲连续3天失眠就要到医院就医
该院曾经对不同年级的考生进行评估,发现435名初三学生中,133名考生检出考试综合征,检出率为30.6%;而840名高三考生中,218名考生检出考试综合征,检出率为25.9%;1903名男性考生中,402考生检出考试综合征,检出率为21.1%;1820名女性考生中,414考生检出考试综合征,检出率为22.7%。秦岭分析,初三考生检出率比高三学生高,原因可能是初三学生应对考试的能力比高三的孩子要差。
怎样做才能有效预防考试综合征?秦岭介绍,要预防孩子出现考前焦虑,家长们需要提前1-2年进行规划,帮助孩子自我认识,自己大脑加工信息的优势;帮助孩子确立适当的目标,可实现的学业成绩;帮助孩子建立学习计划,每个学科可能掌握的知识,学习这些知识的方法和时间。
考前6个月,家长们可以从孩子平时的学习、努力程度以及对学科掌握情况,预测出孩子能考什么样的成绩。这时应该告诉孩子,对自己不要过高的期望,并且告诉孩子临时抱佛脚用处不大,平时的努力更为重要。考前,应该保持稳定的学习状态,安排好自己的作息,通过适当运动来放松自己。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出现连续3天的失眠,建议到医院就诊,由医生来保障孩子考前睡眠的稳定。
▲平时常吃的东西别轻易改变
有什么食物能有效的缓解考生的焦虑吗?秦岭称,目前没有证据表明,哪些食物能缓解焦虑情绪,但是进食往往可以平复孩子的情绪。
此外,高考前一些家长为了给孩子补充营养,绞尽脑汁。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营养科主任张勇胜则提醒,合理膳食需要靠平时长时间的养成过程,想在很短的时间内大幅度提高孩子的营养状况不太现实。家长想在短时间内赶进度,容易适得其反。
考前饮食需要把握一个总的原则,不要轻易改变平时的饮食结构,否则孩子的身体反而会不适应;不要大补特补、不要暴饮暴食,尽量回避一些平时很少吃的食材,避免生冷、过硬的食物,慎用保健品,否则反而添乱。在基本保持平时饮食结构的基础上,再根据高考生的特殊需求,对每日的食谱稍微进行优化。
(据中国教育报、河北日报、长城网、广西新闻网等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