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记者采访发现,为突出对脱贫工作的重视,更好地落实对贫困户的帮扶责任,大部分地区在贫困户家门口最醒目的位置挂上了“扶贫公示牌”“脱贫帮扶信息公示”等牌子。但不少贫困户反映,这样“示众”,给他们带来了严重的心理压力,让其在亲戚前面抬不起头,在村民面前“矮人一截”,也容易挫伤其脱贫致富的斗志和信心。(5月27日《半月谈》)
图片来源于新华每日电讯
贫困户挂牌示众,其目的指向的是“精准扶贫”。就其结果看,可能确实起到了对扶贫对象精准定位的作用。但是,精准扶贫,强调的是对扶贫对象的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用一句大白话来说,就是不要扶错人,谁真正贫困就扶持谁。而作为当地的一项重点工作,扶贫都是落实到具体干部头上的,只要舍得下点功夫,比如通过走访、查阅相关记录,要摸清贫困户的真实情况,并不难,根本用不着挂牌公示。穷有穷的苦衷,如果换位思考,不难揣度贫困户拒绝在家门口挂穷牌子的心情。一个人不到万不得已,谁愿意把“家丑”亮给众人看?如果接受挂牌子,享受扶持政策,则必须让渡隐私,放下尊严;不肯挂牌,则意味着自动放弃被扶持。这对贫困户来说,岂不是一个两难的选择?
这样甄别扶贫对象,对扶贫干部来说,是“保险”的,因为在他们看来,这是板上钉钉的“精确”扶贫。自己的工作也算做到家了,人家不愿挂牌,是他自己的事,说明他还没有穷到需要扶持的地步,将其排除在扶贫对象之外,他自己没啥好埋怨的。这岂不是对上对下都好交代的好办法?
图片来源于视觉中国
另外,我以为,这种给贫困户挂牌示众的方式,是偷懒的“精准”扶贫,违背了基于良善初衷的扶贫本义。本该由扶贫者承担的精确识别责任,被逆向“转嫁”给了扶贫对象,省事是省事了,“精确”似乎也有了,但贫困户的隐私和尊严却被抛到了一边。帮扶一个已经深陷困境的家庭,却要以其让渡隐私和尊严为前提,与其说这是扶贫,不如说是往人家伤口上撒盐,如此一来,良善的初衷何在?
筛查贫困户,接受群众监督没有错。事实证明,这种监督,是剔除某些假贫困户的有效手段。但是,如果以接受群众监督之名,行对贫困户示众之实,老实说,这样的群众监督,就走样了。扶贫干部滥用群众监督,也有懒政惰政之嫌。该有的程序不能省,扶贫也要想贫困户之所想,请把那块让人抬不起头的“穷牌子”摘了。(常金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