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长城评论】又到六一,救救沉溺游戏的孩子

来源: 长城网   作者:任君 
2018-05-31 14:37:35
分享:

  又到六一,关于孩子沉溺游戏的话题骤热。这也很正常,每每到了这样的节点,我们才会更加认真地打量孩子们的处境,更加强烈地主张他们的权利。

  5月30日下午,新华网发表文章《多少道文件才能关注网友对少年儿童的戕害》,点名批评大游戏厂商,称“网游对少年儿童的戕害,让家长们忧心忡忡。”“号称拥有强大技术的腾讯,至今没有推出一项可以真正保护少年儿童沉溺游戏的实质性措施。”

  这篇文章火力很猛,列举了大量事实佐证大企业对监管意见的无视、对儿童权益的漠视。甚至声称,网游厂商(平台)们“一方面对部委的文件通知视若无物,敷衍了事,一方面高歌猛进,大吃人血馒头。”

  这里所提及的文件,主要是指近一个多月来各部门的治理举措。其中,4月17日,文化部对网络游戏市场开启新一轮整治,包括腾讯在内的多款游戏被点名。4月24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5月21日,全国妇联、中央文明办、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8部门下发联合通知,要求加大对以游戏、文学、直播、视频等为代表的网络精神产品对少年儿童影响的监管整治力度,引导少年儿童绿色阅读、文明上网。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事实上,类似防范青少年沉迷游戏的文件,这些年确实下发了不少,相关的表述也比较严厉。几乎每一次整治行动,都会让那些焦灼的家长们燃起希望,而每一次都会深深失望。网游照样吸引孩子无数,网游市场照样风生水起,而近年来,随着手机的普及,手游更是成了孩子们随时随地就能点开的挚爱。可以说,说起这个话题,很多家长都会有很多的苦水和怨气。

  新华网的文章靶向明确,直指腾讯。或许,这也代表了公众的一般印象。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手机游戏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000亿元,游戏用户规模达到5.83亿人。另据2018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腾讯总收入为人民币735.28亿元,其中网络游戏收入增长26%至人民币287.78亿元,占比39%。可见,腾讯仍是游戏市场最大的利益收割者。

  面对社会公众的指责,腾讯也一再辩解。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CEO马化腾就表示,青少年沉迷游戏的现象应该防治,但一禁了之的办法也不妥当,应该考虑更多柔性的管理办法,比如利用技术手段让家长与孩子订立数字契约。他认为,其实可以进一步发挥游戏的正向价值,而不是一味地妖魔化。企业当然应该维护自身的利益,但如果面对青少年普遍沉迷网游的现状,还在试图发掘什么“正向价值”,指责外界对其“妖魔化”,显然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处于成长过程中的孩子,生活中的陪伴不能只有虚拟游戏,还应该有更广阔的现实世界,还应该有时间接触更多的人类精神成果,一味沉溺游戏,长时间半躺半卧,视野中除了游戏别无他物,则这样的“正向”产品无异于精神鸦片。而吸食着这样的精神鸦片长大的孩子,将会如何,并未可知。

  为什么历经多年治理却成效有限?为什么一道道政府文件沦为例行公事?表面上看,好像体现为企业的傲慢,不会在意也不必在意相关的监管禁令。事实上,这些不过是表象罢了,企业不主动、不自律,根子在于政府监管不到位、缺乏力度。说到底,这仍属于治理层面的问题。

  既然泛泛地提倡“引导少年儿童绿色阅读、文明上网”难以产生实际效果,那么,不妨可以制定更细密、更具体,也更严格的监管制度。比如建立网游分级机制,加强审核和举报制度建设,建立第三方评估体系等等。惟有真正从制度层面构建起严密的防范体系,才能够赢得主动,给孩子们的世界透进一丝清新与亮色。

  当下,游戏治理已到了必须明确表态的时候了。救救沉溺游戏的孩子,救救无数个焦灼的家长,救救我们的未来。(任君)

关键词:六一,沉溺游戏,孩子责任编辑:芦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