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生态衡水】衡水:生态治理显成效 天蓝水碧百姓乐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张梅胜 邢梅智 
2018-06-02 00:22:08
分享:

  长城网讯(记者 张梅胜 邢梅智)水清天蓝地绿,是全体衡水市民共同的心愿。衡水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民生工程,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市长任双主任的生态环境保护委员会,制定了《衡水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明确了相关部门环境保护责任。近半年来,衡水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好天儿”一个接一个;小区周围的“臭水沟”逐渐变干净、变清澈了;上班路上,道路两旁绿树成荫……一个宜居城市的美好画卷开始逐渐展现在市民面前。

  让蓝天白云常驻

  5月29日,蓝天白云下,衡水市区孔颖达文化公园内一派生机盎然,游玩拍照的人们络绎不绝。

  “今天天气不错,带孩子出来转转,呼吸一下新鲜空气。”

  “黄标车不见了,臭水河不见了,小区锅炉房和工业企业的黑烟也不见了。现在蓝天白云常驻咱衡水啦!!”

  ……

  曾几何,衡水雾霾天气比较严重,几度在全国74个城市空气质量情况动态排名“后十”徘徊,甚至曾一度落至倒数第一名。随着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深入推进,衡水市委、市政府把“打攻坚退后十”作为2018年的工作目标,制定了《衡水市生态环境保护责任清单》,明确了相关部门环境保护责任,出台并实施了《衡水市2018年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工作方案》和《市区扬尘污染综合治理集中行动方案》,坚决打好“蓝天保卫战”。

蓝天白云下的滏阳河畔。张锋摄
施工入口设置的空气质量监测仪实时在线监测。记者 邢梅智 摄

  在恒大城项目现场,记者看到整体工程双层防尘网全部覆盖,入口处的商砼车正在进行全身喷淋,雾炮设备、塔吊喷淋系统全部开启,整个工地忙而有序。“我们在施工现场入口、加工区和主作业区安装视频监控系统,施工入口设置空气质量监测仪,并与监控部门平台联网,衡水市大气办环境监控网络平台能对施工扬尘实时监控。工地安排专人负责对接监督部门监测现场扬尘情况和数据变化,及时跟踪整改扬尘隐患。”该建筑工地工程部经理石磊告诉记者。

  据衡水市环保局副局长、市大气办副主任肖燕芳介绍,该市环保部门依托源清单,按照“一厂一策”的原则修编重污染天气应急预案,细化了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对1517家工业企业制定“一厂一策”减排方案,有效避免了“一刀切”。同时,在中科院专家指导下,探索建设了空气质量监测网、污染源自动监控网、监管交办系统和决策分析系统“两网两系统”,在增加118个乡镇空气质量监测点、融合环保部145个热点网格监测点的同时,突出对中小企业大气污染物进行全面监测和有效管控,实现了污染源的有效精准识别,执法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倒逼企业转型升级步伐加快。

  肖燕芳表示,2018年1-4月份,衡水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达到6.84,在全国74个重点城市排名倒数14名,省内排名第5,同比下降22.9%,改善率在省内排名第3,达标天数为65天,较2016年同期增加24天,较2017年同期增加13天。今年5月,生态环境部通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2018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空气质量目标完成情况,衡水市考核结果为优秀,衡水大气污染治理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让清水绿树环绕

  时至初夏,驱车行驶在桃城区的中湖大道上,路面干净整洁,道路两侧的带状公园赏心悦目,鸟儿鸣啭,蜂蝶徜徉,与滏阳新河相映成景,一条景美水秀、生态良好的绿色生态景观长廊呈现眼前。

  衡水市桃城区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赵占木说,中湖大道绿化景观设计以道路两侧各50米范围为重点,打造了为集微地形、漫步道、水系、游园、绿化于一体的带状公园。通过种植不同植被形成多层次、多色彩的绿化景观效果,全段依据种植品种的搭配分为四个主题,每个主题长约1600米,分别是:桃柳伴春、情满樱花、海棠花溪、梅开五福。

衡水植物园。记者 张梅胜 摄

  “截至目前,衡水市区绿化覆盖率达41.19%,绿地率达36.91%,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2平方米,道路绿化普及率达100%,园林式居住区99个,园林式单位80个。”衡水市园林管理局副局长刘俊锋说。目前衡水初步建成了以城区为中心,以环城林带为基础,以道路、环湖绿化为骨架,以成片造林为重点的绿化网络。推进在建新建绿化项目,加大城市绿化建设和养护管理力度,全力打造生态宜居滨湖园林城市。

  除了空气质量和城市绿化,水环境质量的好坏也是市民最为关注的。家在桃城区丽景名苑的敬先生,今年天天开窗透气,他告诉记者:“往年夏天,小区门前的河道臭气熏天,蚊子成堆,再热都不敢开窗开门;今年河水清澈见底,蚊虫也少了很多,我们终于能开窗享受阵阵清风了。”

  敬先生所说的河道是胡堂排干渠(市区段),原来河水又黑又臭,后来被列入整治“黑名单”,经过对河道及周边垃圾进行清理整治行动、黑臭水体治理等一系列工程,胡堂排干渠(市区段)“重生”。

  胡堂排干渠(市区段)是衡水市提升水环境质量行动的一个缩影。衡水市水务局建工处负责人徐阳称,近年来,衡水市集中开展“河湖水质提升行动、工业废水达标行动、生活污水治理行动、养殖废水治理行动、饮用水源保护行动”五个行动,主城区水系生态得到改善和提升。

  让城市名片发光

  享有“京津冀最美湿地”之称的衡水湖是衡水市对外展示城市建设新貌的一个重要窗口、一张闪亮的名片。衡水湖的保护和治理可谓重中之重。

  上世纪90年代,随着周边工业企业及生活污水排入湖内,衡水湖水质变差、植被败坏、鸟类减少,湖区日益“寂静”。“早些年因为污染,湖面上泛起了大片白沫,划船时还能闻到阵阵腥臭味。”衡水市滨湖新区魏家屯镇顺民庄村村主任薛兴旺说。

  为遏制衡水湖生态环境恶化趋势,衡水市开始进行系统性保护,颁布《衡水湖环境综合治理实施方案》,施行《河北衡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旅游管理办法》,发布《河北省衡水湖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管理办法》等。此外,衡水滨湖新区管理机构于2012年成立,专辖衡水湖的保护和发展。

  据滨湖新区资源保护局副局长王博介绍,近年来,陆续迁走了400多家作坊、禽畜养殖户,拆除了60多万平方米近湖建筑,沿湖及外围污染源得到基本清理;每年禁渔9个月,定期去除蒲草及底泥腐殖质,增强湖水自净能力;开展增殖放流、放养鱼苗,转移水体营养……多管齐下,环湖造林面积达到10万多亩,衡水湖水质由局部劣Ⅴ类提升到目前的总体Ⅲ类水平,栖息鸟类由286种逐渐增至329种,种群数量也在增加,大气负氧离子含量高达4600个毎立方厘米。

碧波荡漾的衡水湖。记者 张梅胜 摄

  衡水湖畔,一排排垂柳绿叶披拂,放眼望去,湖面浩阔、碧波荡漾,栈道、亭台、绿水自然相融,阳光、草地、绿荫交相辉映,一座彰显绿色、生态、亲水、人文理念的湿地公园跃然眼前。

  “每到周末,我就带着孩子来衡水湖看看水里的鱼,识别水鸟,他非常喜欢。”市民谢先生表示。

  空气质量越来越好,抬头随处可见花红柳绿,身边到处是绿地和公园,经常有市民上下班和周末,拿起手机,记录下一帧帧衡水丽日和风、碧空如洗的“蓝天脸”,竞相在朋友圈晒图。在碧水蓝天的映衬下,衡水焕发出新时代的崭新光彩。

关键词:衡水,生态治理,成效责任编辑:王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