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冀州区堤北桥村:传承了千年教育文化的“秀才村”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张梅胜 张千 
2018-06-08 11:58:09
分享:

  长城网讯(记者 张梅胜 张千)“一村十进士,十户一举人,五户一秀才,户户有处士。”明清时期,冀州堤北桥村人才辈出,是远近闻名的“秀才村”。2017年,冀州堤北桥村被列入中央财政支持范围的中国传统村落。

  日前,记者慕名前往,沿着衡水湖一路向西,穿过平坦的乡间公路,在多位村民的指引下,记者来到了位于衡水市冀州区门家庄乡的堤北桥村。村子鲤鱼状布局的街道、古香古色的老宅、年代久远的明清石碑,无不昭示着其曾经的兴旺与辉煌。

  在村主任付德吉的带领下,记者从村庄西头进入,走到一处三岔路口。“这里就是鱼形街的‘鱼尾’处。”付德吉说,沿着“鱼尾”向西走就到了村子主要的东西干道,也就是“鱼背”。在“鱼背”两侧,保存着多处老宅院。古香古色的传统民居错落有致,宛若一册册厚重的历史古籍,诉说着古村千百年的人与事……

  “据历史记载,可考证的就有进士1人,举人20余人,秀才更是数不胜数。”付德吉告诉记者,“20年前,我们村还出了个北大的高材生呢。”一个仅680户、2100多人的小村庄,近年来先后走出了近百名大学生。

  “这些年,村子里可是出了不少大学生,基本上每年都有。我家的两个孩子,当年都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去了北京,现在都是单位的骨干。”在堤北桥村委会,说起谁家考出多少个大学生,68岁的退休教师谢世忠如数家珍。

谢世忠老人向记者展示自己当年记录学生情况的本子。记者 张梅胜 摄

  “我从不羡慕别人家有钱,就羡慕人家的孩子能考上大学。”村民刘志华说,他的外孙女今年从西安外国语大学毕业,并准备考北京外国语大学的研究生,继续深造。

  随着一个个大学生走出堤北桥村,村民们掀起了一股“攀比”风:比谁家的孩子考上了更好的大学,谁家的孩子更有出息。

  “就是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上学,有文化才能有出路。”村民李中林说,“当年为了让孩子上大学,拼命种地、打工,后来孩子考上了北大,不管吃多少苦都值得。村里也特别重视教育,还推出助学奖优制度。当时我家孩子考上大学时,村里还奖励了1000元呢。”

位于堤北桥村东的学优苑。记者 张千 摄

堤北桥村碑林。记者 张梅胜 摄

  离开村委会,跟随着付德吉的脚步,记者来到了堤北桥村东,只见百十块石碑分门别类地戳在“学优苑”或“碑林”中。历史上,堤北桥村出的秀才、举人等的生平官位均有墓志铭记载。据付德吉介绍,2006年,堤北桥村对散落在田间道、井台、桥涵等处的石碑进行了收集整理,并在乡政府的协助下建成了文化项目“学优苑”、“碑林”。如今,这些石碑已成为该村科举时代的荣耀见证。

  谈及村里走出去的“秀才们”,付德吉很是欣慰,如今,他们开始陆陆续续回报家乡了,有的为村庄发展献计献策,有的自筹资金帮助村庄搞建设、做公益……

关键词:冀州,堤北桥村,教育责任编辑:王永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