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谈现场。记者 冀伟 摄
长城网讯(记者 胡晓梅)“有些非遗频临失传原因何在?”“非遗文化创新的关键在哪儿?”“非遗如何更好地融入现代时尚生活”面对网友们的疑问,6月19日下午,长城新媒体《网民问政》栏目邀请到了河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王离湘、河北省文化厅公文(非遗)处处长张雪芳、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邢窑陶瓷烧制技艺)张志忠做客长城新媒体直播间,讲述非遗的传承、创新和发展,并回答网友提问。
非遗的创新和传承 要做到“六见”
“见人见物见生活,见形见神见效益。”河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王离湘认为,非遗的传承、创新和发展要坚持做到这“六见”。
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传承。
“非遗要见人见物见生活。”王离湘认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非遗的传承内涵和创新规律,尊重非遗发展规律,通过抢救、挖掘、传承、保护、宣传、弘扬、振兴等一系列手段和举措,推动非遗融入现代生活,让非遗不再是“养在深闺人未识”,这也是非遗传承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同时,还要“见形见神见效益”。非遗体现了劳动人民的高超智慧,是活态传承的能动实践,非遗项目的传承主要是靠人来实现,那么在表演民间艺术的时候,要在台下反复练习,揣摩,才能达到台上一分钟的效果;在加工制作非遗产品的时候,每一道工序都要精益求精,传承人要把自己融入到作品中,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才能做出精品。
《满族长卷》作品一角。见习记者 武新杰 摄
打造“文化+”“+文化” 让非遗融入现代生活
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逐渐改变,使得非遗正逐渐失去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王离湘说,“非遗的创新和发展,需要推进非遗与现代生产方式、现代工具、现代审美、现代消费深度融合,与现代化特别是文化创意产业相融合,找到一条实现产业升级、形态转换的新路子。”
文化资源是一种动态的、非独占的、可再生的精神财富。文化产业发展的过程,实质是文化资源不断转化为文化产品、文化服务的价值实现过程。
张雪芳介绍,近年来,衡水老白干酿酒集团与衡水习三内画艺术有限公司,强强联手开发研制的新型实用礼品酒——习三内画艺术酒,将驰名中外的衡水老白干酒和精美绝伦的冀派内画工艺美术想结合,送给人们的是浓浓的衡水乡情,带来的是道不尽悠悠美酒文化情,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果。
“将非遗融入现代生活,需要打造两个‘+’,就是‘文化+’和‘+文化’。王离湘介绍,“文化+”,比如“+旅游、+绘画”,+技术手段,+新型业态,+文化产业,这样就把这些文化和物质生活、现代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就能“活”起来了。比如邢白瓷,它在历史上是开创了先河,那么现在怎么样赋予它时代价值,创造符合这个时代的美学、需要和使用,使其既有社会效益又有经济价值。“+文化”,过去人们以为文化产业是社会书写或者政治书写,其实后来有人理解文化产业要赚钱,要经济书写。这两种理解都是片面的,没有一个只有社会效益没有经济效益的文化产业存在,也没有一个只有经济效益而没有社会效益的文化产业生存。
衡水内画。见习记者 武新杰 摄
千场非遗展演进万家 引领文化风尚
“截至目前,河北实施的千场非遗展演进万家活动,已完成展示、演出1700余场,以展示、演出、展览等形式面向基层,内容涵盖了传统表演类、技艺类等多种非遗项目,推动融入广大群众日常生活,在全省范围掀起了热爱传统文化、关注非遗的热潮。”河北省文化厅党组书记王离湘说。
记者了解到,下一步,河北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加强传承保护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指示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印发的《河北省落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实施意见》的要求,深入挖掘和充分依托河北大地的文化资源和底蕴,实施一系列文化传承工作计划和项目,力争到2025年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体系基本形成,群众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显著增强。今年,河北省文化厅还将在全省范围内搞创意人才,创意项目、创意产品的平行互动,在“双创双服”的基础上做到“双优”,引领文化风尚,服务社会发展。
据介绍,全国“文化和自然日”期间,全省共举办各类非遗宣传展示活动510余场,参与人数188.5万人次,同时河北组织了22个非遗项目、13个曲艺表演团体、118名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赴北京、山东、天津、江苏等地,参加当地“文化和自然遗产日”非遗宣传展示活动,扩大了河北非遗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