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内丘发展休闲农业拓宽农民致富路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刘杨 翟丽 
2018-06-26 20:47:16
分享:

  长城网邢台6月26日讯(记者 刘杨 通讯员 翟丽)初夏时节,内丘县九亩地农庄的“网红西瓜”进入采摘期,每天,前来采摘的网友和慕名而来的游客络绎不绝,你摘两个、他带三个,忙坏了农庄主人王爱军。

内丘县张夺村九亩地农庄王爱军和他的“网红西瓜”。刘继东 摄

  王爱军的“网红瓜”是从中国农科院引进的新品种袖珍西瓜,皮儿薄、瓤甜、水份大。能成为当地人追捧的“明星瓜”,与王爱军善经营、懂销售、头脑灵活分不开。

  “网络时代得跟上网友们的消费习惯。”对此,王爱军利用微信朋友圈,打出了“私人定制,让瓜为你而生”的卖点,吸引了众多网友纷纷提前预订。

  西瓜还能定制?看到记者的疑惑,王爱军笑着解释到,“诀窍在于密封授粉技术。”原来,西瓜成熟期大约一个月,只要在预计采摘日的前30天,对瓜苗进行人工密封授粉,就能确定西瓜的成熟日,满足顾客的采摘时间了。

内丘县张夺村九亩地农庄王爱军在查看他的“网红西瓜”。刘继东 摄

  “你看,每个瓜上都有一张‘出生证’。”顺着王爱军的指引,记者看到,上面详细写着它的授粉日、采摘日、预订人姓名和简短的祝福话语。“两亩瓜,一个月之前,就已经被网友预订了近一半。”王爱军不无欣慰地说,“一年比一年种得多,年年不够卖啊!”

  位于内丘县大孟村镇张夺村的九亩地农庄,建在王爱军的9亩自留地上。以前,王爱军也跟大多数他人一样,在地里种些小麦、玉米,一年干到头,每亩地的纯收入不足千元。六年前,他在县科协的指导下,开始种植大棚葡萄,尝到了特色种植的甜头后,王爱军便一心扑在了设施瓜果种植上。

  “技术不再是难题,关键是怎么才能推出去。”说起销售,王爱军有自己的想法,“以前卖瓜果得上街推销,现在网络预售,顾客找上门来买!”如今,王爱军每年在自家的农庄里先后种上草莓、西瓜、甜瓜、无花果、冬枣等十来种瓜果,全年收入达12万元,灵活的经营模式,让九亩农田的效益增加了十多倍。

  王爱军通过特色种植、网络预售闯出休闲农业致富路,是内丘县培育引导特色休闲农业发展的一个真实写照。在内丘县,像九亩地这样的特色休闲农业不在少数,各具特色。

  近日,内丘县工业园区中张村村南的雲翔果品基地,刚刚结出的小小苹果和一颗颗饱满的甜杏、白桃挂满果园,三四十个工人正忙着进行苹果套袋、桃枝修剪。

内丘县中张村村支书黄仁相正在和工人在雲翔果品基地里给苹果套袋。翟丽 摄

  中张村位于内丘县东部,石武高铁穿村而过。紧邻高铁的750余亩地,是政府划出的绿化带。前些年,由于管护不到位等多种原因,绿化带遭遇着“年年栽树不见树”的尴尬,急坏了中张村党支部书记黄仁相。

  为了让绿化带真正“绿”起来,2013年,黄仁相带着村民将绿化带的白杨树统一换植成果树,并成立雲翔果品基地,自己垫资雇佣本村及周边村民悉心管护。几年下来,基地初具规模,桃、杏、梨、苹果、核桃等果树相继挂果,目前,各种水果产量年总产量可达100万公斤,年产值达300万元,到了丰产期,产量将翻番。

  雲翔果品基地留住了绿色,也为村民带来了致富门路。作为县里的扶贫龙头企业之一,基地常年为本村及周边村群众提供岗位40余个,同时还吸纳全县90个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入股,年底为他们发放分红,带动困难群众实现脱贫增收。

  中张村村民李俊岐,一家五口人里,儿子、儿媳和孙女3人身体都有残疾,60多岁的李老汉成了家里的顶梁柱。基地成立后,李俊岐到基地打工,“工资每年近两万元,每年底还有600元分红,俺心里比以前踏实了!”李俊岐高兴的说。

  “村里有座汉代的千佛寺,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黄仁相说,村里计划把基地的休闲采摘同千佛寺祈福结合起来,打造农旅休闲一日游,“四月份举办了一次桃花节,不少人来踏春赏花,下半年,打算建起特色农家乐,让游客赏花摘果尝农家饭,回归田园之乐。”

  近年来,内丘县坚持以农业产业兴旺为重点,积极培育特色种植、乡村休闲旅游等富民产业项目,不断完善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农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目前,该县正在谋划利用三年时间,实施十大现代农业园区、8个设施农业基地,以及8个特色小镇、乡村生态游建设等项目,为全面实现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力。

关键词:特色产业,乡村振兴,内丘责任编辑:齐彦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