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探险者讲述登珠峰:活着回来了就好,失去一根手指不算事儿

来源: 长城网   作者:张晓明 胥文燕 
2018-07-06 16:41:23
分享:

  长城网7月6日讯(记者 张晓明 胥文燕)“当我站在珠峰顶端,内心只剩下平静。我知道珠峰终于接纳了我。”2018年5月16日,经过一个多月的重重考验,李春来实现了登顶珠峰的梦想。7月4日,和记者聊天时,往日登山的情形他还历历在目。

李春来攀登珠峰。

李春来向镜头展示写有河北地质大学的条幅。

  二十多年摩拳擦掌

  李春来是河北地质大学94级水文地质与工程地质专业毕业生,在校时,是校攀岩队的队长。当时代表学校参加国内大大小小的攀岩比赛,从而结识了很多热爱登山的朋友。对登山的热爱,对登珠峰勇士的膜拜,让李春来萌发了“有一天我也要上去看看”的愿望。

  为了迎接这一天的到来,他足足做了二十多年的准备。坚持负重攀岩训练,经常参加越野比赛。多年来他先后前往格尔木的玉珠峰、岷山最高峰海拔5588米的雪宝顶、海拔为7564米的慕士塔格山、以及甘孜的雀儿山等进行适应训练并登顶。多年的冰上攀爬和攀岩训练为他积聚了底气和力量。

  想登珠峰可不是一个简单的事,需要体能的储备与强大的意志力,需要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自由时间的支撑,会面临事业的中断与对家庭的责任等难题,更需要有超越生死的理解……李春来说,攀登珠峰是对自己体能、意志和精神的跨越,而真的等到这一天却不想已经历了这么久的时间。此次攀登珠穆朗玛峰是他第二次冲击顶峰。2017年,由于天气等不可抗拒的原因,李春来止步于珠峰8500米左右,未能冲顶成功。

攀登过程。

  四天的生死考验

  尼泊尔当地时间5月13日凌晨3点,经过一个多月的高海拔适应,带着自己心中的那份执着的梦想,李春来再一次进行挑战。这次他们从南坡珠峰大本营出发后,越过C1营地(海拔5943米)直接到C2营地(海拔6400米)行程12小时,14号从C2到C3营地(海拔7162米)行程10小时,15号从C3到C4营地(海拔7900米)行程13小时,到达C4营地稍加休整后开始冲击顶峰(海拔8848米),历时13小时后于16日上午10点成功登顶。

  登山季整个珠峰大本营汇聚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登山爱好者,李春来描述,每天有直升机飞来飞去,氧气瓶像炮弹似的堆成小山,再配上冰崩的声音,整个珠峰大本营就像一个战场。

  珠峰南坡的昆布冰川,又叫恐怖冰川,是珠穆朗玛峰南坡攀登路线中第一道关卡。昆布冰川上布满了典型而破碎的冰舌,每天都会发生数起冰崩。穿越昆布冰川需要上下许多梯子。李春来描述,从梯子往下看深不见底,冰裂缝深处发出幽暗的绿光,加上穿着笨重的登山装备,在变形、倾斜的铝梯子上横跨冰裂缝非常刺激和恐怖。从C1前往C2大本营的途中,因浮雪的遮挡,冰裂缝不易发现,一般他们会在远处观察,也会用登山拐杖戳一戳路面,有时候一戳就是一个窟窿。

  从c3到c4营地,最担心的则是滑坠。李春来遇到的真正意义上的危险就发生在这儿。到了c3营地,他把冰爪取下准备去上厕所,发现路有点滑。这时,他巡视周围环境,把目标锁定在帐篷用的绳子上。果然,一个趔趄,他失控滑倒了,在千钧一发之际,他侧着身抓住了绳子。他是幸运的,虽有惊却无险。事实上,从c3营地滑下去消失在茫茫雪山之中的事情时有发生。

  在c3营地休息一晚,凌晨4点钟开始出发前往C4营地。从这个时候开始,就预示着有近三十小时都在行动,无法吃饭,无法睡觉。

  冲击顶峰时,因为极度的体能消耗,身体的反应会很突出。李春来最大的反应就是头疼眼花。李春来说,队友来自成都的黄太纲在8600米左右患上脑水肿不得不放弃冲顶。另一个来自新疆的队友老刘则因为眼压升高导致眼睛充血,短暂失明,在8700米左右由夏尔巴人牵引着艰难下撤。

  如果说这些都是登山中遇到的困难的话,那最为艰难的则是登山是会付出生命代价的。到c3营地的时候,李春来就亲眼看到一个登山者死在帐篷里。

  李春来的一个年轻队友,名叫郑严,在登上南峰顶过程差点掉下山去。等到了南峰顶,以为到达了最高峰,就激动地开始呜呜的哭。哭的眼泪都冻成冰了。南峰顶到北峰顶还需要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的时间,等终于登上顶峰以后,郑严却不敢有任何反应。有资料显示,峰顶最大风力时可达到飓风的强度——每小时189千米,气温可达零下73摄氏度。此外,这里空气的含氧量是海平面水平的三分之二,人必须非常谨慎。

李春来冻伤的手指。 记者 张晓明 摄

  挑战极限对身体造成的伤害,李春来也未能幸免。在下撤的过程中没有备用氧气导致昏迷,队友来自天津的赵力嘉取下自己的氧气面罩给他戴上,就这样交替吸氧他们艰难下撤到C4营地,把命保住了。李春来的手指就是在这个过程中没了知觉,拉开手套,发现一个手指已经黑了,现在手指这块已经碳化了,等待截肢。

登峰过程异常艰难。

李春来停下休息。

  一生的珍贵经历

  “在山下,已经把登顶感言都想好了,但是等真正到了山顶,第一反应就是,我要赶紧下去,好生活在山下。”李春来说。

  “我活着回来了,与之相比,失去一根手指头不算多大一个事儿。”李春来说。这次登山他们队伍一共15个人,最终成功登顶的只有9人。

  “出发前,我把一切都安排好了。”李春来对登山会死人是有心理准备的,在登山之前就做好了回不来的准备。他认为,把这个想明白了,如果还想继续前行那就要努力去做。

  “登山的意义何在?这一切值得吗?”面对记者的询问,李春来回答:“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我们不能去虚度它、去荒废它,人活着就应该做点自己喜欢的事儿,这些事儿应该是超越生死的。”

关键词:登山,幸福,奋斗者责任编辑:胥文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