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扶贫人物志】扶贫甘露润民心 他们是产业扶贫带头人

来源: 长城网综合   作者:郭红 
2018-07-11 15:02:25
分享:

  导语: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增进人民福祉,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不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当前,河北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扶贫开发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要打赢扶贫攻坚这场硬仗,就要依靠广大党员干部。只有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想方设法带领群众脱贫,才能啃下扶贫这块硬骨头。在河北,有这样一群扶贫干部。用最美好的年华,扎根在最艰苦的地方,啃最难啃的骨头,拔最难拔的寨……脱贫攻坚的最后战役,已然吹起了冲锋号。他们,正是千千万万冲在扶贫最前线战士的缩影。【扶贫人物志】系列作品,讲述这些优秀扶贫干部的扶贫事迹。本期第五篇,他们是产业扶贫带头人,带领百姓搭上致富的快车。

  贾三虎:武邑有个“大棚书记”

  坐落于衡水市武邑县审坡镇的贾寺院村,名不见经传,短短几年间,走上了一条棚菜种植的特色之路,村民的钱袋子渐渐鼓了起来。提起这些变化,村民无不称赞地说:多亏村里的好书记——贾三虎。

  “个人致富只是我人生理想的一部分,能够尽我所能,带动乡亲们致富脱贫,让家乡变得更美,才能真正实现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价值,”贾三虎说。想到这些,他决定扛起这个担子,担下这份责任。2008年,他毅然回村担任了村党支部书记,开始了他的治村创业征程。

  看着满棚生机盎然的西瓜,贾三虎喜上眉梢。孙艳雪供图

  人心稳定了,贾三虎便思索着如何引导群众走高效农业发展之路。他带领群众外出参观学习,最后确定以发展大棚瓜菜为切入点。“起初号召村民发展大棚瓜菜种植并不顺利,群众一没技术二少资金,要想硬性推动群众发展棚菜种植根本不可能。”他说,为了激发群众的积极性,我就带头种了三个春秋棚,在棚内实行西瓜、豆角、樱桃西红柿瓜菜错季套种,当年不仅收回了投资,三个棚还净挣了4万多元,看到甜头的群众纷纷找到我要跟着一起干。

  紧接着,在他的积极推动下,武邑县兴彪农业合作社应势而生,村民种植的蔬菜由合作社统一定价、统一销售。为尽快打开销路,贾三虎联系客商、推广品牌。随着合作社的影响力越来越大,各地客商纷至沓来,菜农收入也是芝麻开花节节高。

  如今,走在贾寺院村,只见一排排蔬菜大棚整齐有序,一条条道路宽阔平坦,村里的蔬菜冷库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在蔬菜大棚里,记者看到村民王俊奎数着卖菜所得的一沓钞票,高兴地对记者说:“多亏村支书带着我建起了大棚,这才摘掉了贫困的帽子。”王俊奎是最早加入合作社种菜的贫困户,从最初的1个棚,发展到现在的6个棚,越干越起劲儿。

  如今,村里已经发展起蔬菜大棚155个,占地400亩,去年人均纯收入达到8000余元,贫困户也从原来的56户减少到6户。

  扶贫干部说:

  个人致富只是我人生理想的一部分,能够尽我所能,带动乡亲们致富脱贫,让家乡变得更美,才能真正实现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价值。

  为了激发群众的积极性,我就带头种了三个春秋棚,在棚内实行西瓜、豆角、樱桃西红柿瓜菜错季套种,当年不仅收回了投资,三个棚还净挣了4万多元,看到甜头的群众纷纷找到我要跟着一起干。

  扶贫百姓说:

  多亏村支书带着我建起了大棚,这才摘掉了贫困的帽子。

  修华:发展大棚种植 誓拔穷根

  村民眼中的“好干部”修华究竟“好”在哪儿?把“一心为了村民富裕”当梦想的他究竟为百姓办了哪些实事儿?近日,记者来到修枣科村,在修华身上找到了一名共产党员精气神的“四股劲儿”。

  遇到蔬菜大棚种植难题,修华总会上网查阅相关资料。记者张欣摄

  发展大棚种植誓拔穷根的“拼劲儿”

  都说“新官上任三把火”,而这“头把火”,修华就烧在了民意的反馈上。回村后,他反复找老干部、老党员、村民代表唠家常、解民意,很快就跟村民建立起深厚的感情。经了解得知,村里没大矛盾,根上就是一个“穷”字,越穷越乱,越乱越穷。

  找到了病根,就得对症下药,修华的“第二把火”烧在大棚菜种植的产业项目上。他自掏腰包,领着23名党员和村民代表到山东寿光学习。回来后人人都说好,就是不敢种。修华说,上世纪90年代,村民曾经大面积种植过大棚,最后以惨败收场,所以现在人人“谈棚色变”,只有让大伙儿看到种菜带来的“真金白银”,才会心服口服地跟着走。“2008年,我拿出了所有积蓄,请来了寿光的技术员,带头建了3个大棚。一茬下来,每个棚就赚5万多。村民一看行,第二年一下子建起了28个棚。”修华说,这个事对他触动很大,“当支书,既要想在前,又要千在先,才能把群众的劲头鼓起来。”

  骑着电车转大棚,是修华每天的“必修课”。记者张欣摄

  村民不富就不搬出大棚的“倔劲儿”

  信之愈笃、行之愈坚。在修华书记的带领下,修枣科村的大棚菜,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了起来。但管护不够、竞争无序的问题也随之而来,于是,他牵头成立了蔬菜专业合作社,规范生产管理,抱团市场竞争。为当好家、管好事,2008年,修华带着妻子在棚区盖起了一间简易房,把家搬到了这里。

  大棚建到哪儿,修华夫妻俩就搬到哪儿,夏天蚊虫叮咬,冬天冰冷难耐。迄今为止,修华两口子已经在棚区住了整整十年,而跟随大棚的建设,他们已经先后搬了五次家。“要说不苦是假的,但是我住在棚区,大伙儿就有了定心丸。”提起自己的五个“家”,修华质朴的脸上露出了羞涩的笑容。

  修华查看蔬菜大棚的长势。记者张欣摄

  一切为了村民想全都为了产业兴的“傻劲儿”

  2013年10月,有5个贫困户想建大棚没资金,修华就用个人的工资卡和老母亲在县城的房产作抵押,向银行贷款45万元,帮助5个贫困户建起了大棚,并且两年就实现了脱贫。

  外人都说修华这么干是“犯傻”,可他却说,这是看长远、算大账,只有带动更多人发展蔬菜大棚产业,才能早日让乡亲们实现脱贫。“我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就是让俺村的老百姓家家住上小别墅,户户开上小汽车,不但要让他们脱贫,更要让他们致富。”

  修华查看大棚里黄瓜的长势。记者张欣摄

  超前谋划勇攀高峰的“闯劲儿”

  有了产业,聚了民心。随着大棚的种植发展越来越顺,村民建大棚的积极性也越来越高了。现在,修枣科村已建成大棚面积达到800多亩。

  规模大了,产量高了,销路又成了问题,他又垫资30多万元,在村边大路旁建起了一个专业的蔬菜批发市场。随着大棚规模的逐渐扩大,用苗量也不断增加,修华说,下一步,他打算再建一个育苗场,这样一来,可以大大地降低用苗成本。

  如今,村里的蔬菜专业合作社已与邯郸、安阳等地建立了稳定的销售渠道。全村每年增收近800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万余元,超过全县农村人均水平,村民全部实现了脱贫。

  扶贫干部说:

  当支书,既要想在前,又要千在先,才能把群众的劲头鼓起来。

  要说不苦是假的,但是我住在棚区,大伙儿就有了定心丸。

  我给自己定了个小目标,就是让俺村的老百姓家家住上小别墅,户户开上小汽车,不但要让他们脱贫,更要让他们致富。

  扶贫百姓说:

  原来一年最多挣个万八千,种了大棚以后,一年比一年好,现在每年纯收入能达到七八万呢!

  过去村里都是土路,一下雨路面就泥泞得没法走,现在道路都是硬化路,生活得可舒坦哩!

  要不是村党支部书记修华带领我们种大棚,现在大家伙儿还过着靠天吃饭的日子呢,现在百姓富了、人心齐了,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赵芝悦:打造的特色民俗旅游区

  近日,记者来到张家口市万全区下西湾村,平整、洁净的道路延伸每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墙画满目皆是、格外醒目,刚下地劳作完的农民们,虽汗水、泥土挂在脸上,但个个喜气洋洋。

  赵芝悦查看果树长势。记者郑世繁摄

  而让下西湾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领路人正是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赵芝悦。13年来,他把一个贫困、落后的山村变成了有产业、有乡愁、幸福指数高的新农村,并逐步走上富裕之路。

  “收入不菲,风风火火的个体户不做,为何要接这么个穷村?”面对记者的提问,赵芝悦道出了原委:“刚开始我也不想接,家属更是不同意,但我们全村绝大多数人姓赵,大部分都是亲戚,后来村民都来我家里做工作,推不开大家的面子,我就走马上任了,既然大家信任我,我决心试一把。

  村民健身广场。记者郑世繁摄

  2013年,他提出将土地流转出来种植苹果、海棠、山楂,遭到几乎所有村民的质疑,赵芝悦毅然作出决定,把自家的、流转来的50亩地,试种起了八棱海棠、国光苹果等。

  2016年,示范园种植成功后,他心里有底了。他以村集体为单位流转了村民的土地,每亩流转费高达1000元,流转土地268亩,打造起了林果小镇,建了100亩苗圃、168亩海棠、富士苹果、山楂、榛子树等,村里还有9名劳动力常年在林果小镇打工。到去年底,全村有59户贫困户脱贫出列。

  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他又将目光投向休闲观光农业和乡村旅游业,在林果小镇内开辟了观光采摘区,民俗游乐园、休闲垂钓池、观景避暑区等。目前,一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的山村呈现在世人的面前,吸引了张家口、晋、蒙周边区域的游客前来观光。

  村民赵万军对记者说:我家在村里不算富裕,也有新变化,盖起了四间新房,今年,我儿子也娶上了媳妇。”

  村里打造的特色民俗旅游区。记者郑世繁摄

  眼下,赵芝悦想的更多的是村里未来的发展,他决心走集体化经营之路,以合作社的方式再扩大苗圃和采摘园规模,让村民成为有租金、薪金、股金的新农民。

  扶贫干部说:

  既然大家信任我,我决心试一把。

  扶贫百姓说:

  我家在村里不算富裕,也有新变化,盖起了四间新房,今年,我儿子也娶上了媳妇。

  叶润兵“铁杆庄稼”顶上发电地上养牛

  小二台镇德胜村光伏项目现场。袁玉勤摄

  每有客人到访,河北张北小二台镇德胜村村支书叶润兵最津津乐道的还是村里“铁杆庄稼”的收成,因为它让过去“干一年只够过个年”的村民如今手里有了余钱。

  叶润兵所说的“铁杆庄稼”是指村里的光伏发电。德胜村所处的张北县是河北省贫困人口最集中的县区之一,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自从2017年春节前村里建起了光伏电站,德胜村村民的生活开始越过越有盼头了。而随着全县最后14座村级电站将于6月30日并网发电,张北全县光伏扶贫电站达到174座,实现光伏扶贫贫困人口全覆盖,这让全县建档立卡的贫困户都看到了脱贫的希望。

  算账贫困户每户增收3000元

  德胜村2017年春节前建成了总占地面积24亩100千瓦和400千瓦电站各一座,现已全部并网。村级扶贫光伏电站占用的土地原来是村集体所有的荒滩地,电站并网发电的所有收益归村里所有。

  不光如此,村里去年6月底还建成了占地2640亩的集中式地面电站。叶润兵告诉记者,集中式地面电站需要租赁村民个人的土地,租用的费用标准是旱地每年每亩400元,水浇地每年每亩550元,这又让贫困村民多了一个增收项。

  模式光伏电站下种草养羊

  谈到未来的发展规划,叶润兵介绍,接下来,利用架下空地种草养羊,或是借助花田草海发展旅游业,都在村民的计划当中。不单是德胜村,整个张北县的光伏电站架下都有发展空间,这在设计上是花了一番心思的。

  6月23日,经过建设者9个月的辛勤奋战,位于张北县馒头营乡胡家坊村的村级分布式光伏扶贫电站异地联建项目并网发电。该项目是以128个村为单位统一建设,这128座光伏扶贫电站与最初建设的那一批光伏扶贫电站最大的不同在于:异地联建、节约土地。

  “3米高的架空支架下,不但不影响农作物生长,常规农业机械也可以正常使用,土壤经过改良后,适用于土壤状况且经济性更高的作物。”叶润兵介绍,这种“生态修复+发电+种树+种草+养殖”的特色生态光伏扶贫模式很适合德胜村未来的发展方向。

  扶贫干部说:

  集中式地面电站需要租赁村民个人的土地,租用的费用标准是旱地每年每亩400元,水浇地每年每亩550元,这又让贫困村民多了一个增收项。

  3米高的架空支架下,不但不影响农作物生长,常规农业机械也可以正常使用,土壤经过改良后,适用于土壤状况且经济性更高的作物。

  扶贫百姓说:

  去年中秋,村里给我们送来了月饼,还和我们一同过了重阳节,又建起了文化站和老年活动中心。

  张端树:帮村里建起农业生态观光园

  南文都村一景。记者刘澜澜摄

  张端树是石家庄市工商联秘书长,2016年2月,他跟随石家庄市工商联精准扶贫工作组来到了平山县下槐镇南文都村,成了这里的驻村“第一书记”,开始了他的“扶贫”生活。4月27日,记者来到南文都村,探访这位第一书记的“扶贫”之路。

  迎难而上扎扎实实打基础

  4月的南文都村,春意融融,草木吐新。村里的老人在广场上晒着太阳聊着天,村里的小路上,不时有一两条小狗跑过,整个村子显得十分祥和安逸。张端树告诉记者,他刚刚南文都村时,看到的却是与现在完全不同的一幅景象。

  除了恶劣的环境,村民们保守落后的思想以及对工作组的不信任和不理解,也是张端树面临的一大难题。

  但张端树并没有退缩,而是带领工作组迎难而上,立马行动起来,挨家挨户走访调研,用一个月的时间摸清楚了村子里的情况。

  南文都村村民的笑脸。记者刘澜澜摄

  因地制宜打造农业生态观光园

  经过深入调研,张端树发现,南文都村在地理环境上有一个天然的优势,这里距离西柏坡景区仅有3.9公里,而且村庄毗邻文都河,依山傍水,旅游资源丰富。于是,工作组与村两委干部决定引进企业投资,通过整合土地、山林等资源,借势西柏坡红色旅游景区,打造文都河农业生态观光园项目,形成以种、养、休、游、娱为特色的现代综合性农业体,让产业扶贫带动群众脱贫致富。

  搞产业扶贫,如剥茧抽丝,每一步都得走好才行。土地流转是产业扶贫关键第一步。面对一些村民的疑虑,工作组连续召开七次村两委会和两次党员大会,阐述发展思路,协商流转价格和合同条款。首先动员村干部带头土地流转,其次是党员带头土地流转,最后才是村民,工作组和村两委班子成员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挨家挨户做村民工作,打消村民疑虑。在村民代表大会上,60多名村民代表一致通过发展产业项目,同意土地流转。

  截止目前,农业生态园项目建设支付村民工资100余万元。引导贫困户以扶贫资金入股园区建设,企业以10%分红回报。全年下槐镇贫困户入股资金115万元,其中南文都村贫困户入股25万元,共获得红利2.5万元。生态园建设中,南文都村民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铺设了地砖的街道。记者刘澜澜摄

  绿化、硬化、建池塘全面改善村容村貌

  为了改变南文都村脏乱差的情况,2016年9月中旬开始,张端树带领全村开展整治村容村貌行动,拆除了村里的土建厕所,猪圈,车库,破旧围墙,完成了2000多米村内街道的硬化,并铺装了仿古地砖,沿街进行了绿化,种植了各类花卉,铺设了供水管和排污管,修建了3座旅游厕所和300多立方的化粪池,还在村里装上100盏路灯,建成了两个活动广场,安装了健身器材,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此外,张端树利用村南低洼地带毗邻文都河水源充足的优势,采取企业出资入股、村企合作开发的模式,改造修建了一个荷花池塘,用于种植荷花与养殖甲鱼、泥鳅,开发式为村民创收。同时,与文都河农业生态观光园整体上形成生态旅游观光的景观带,在美化村庄环境的同时,也为村集体增加了收入。

  扶贫干部说:

  村容村貌改变了,白天看小村整洁美观多了,晚上村里也不再黑灯瞎火,村民生活变得舒适了,全村百姓都有了精气神。

  扶贫百姓说:

  开发商来之前我们都在外面打工,一年到头也挣不到几千块钱,农业生态园项目开始以后,我们把土地流转了,而且在家门口就能工作,每年工资加上分红少说能赚两万多元,比以前强多了。

(据长城网、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综合)

关键词:扶贫人物志,扶贫干部,产业责任编辑:郭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