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亿人都在拼”的拼多多最近确实很拼。这家创立仅3年的电商平台,最近一个大新闻是拟登陆纳斯达克,最多融资18.7亿美元。
撇开上市融资不谈,拼多多的“拼”,其实也体现在与农民、农村、农产品的“拼接”上。其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的更新后招股书特别提及,公司将在2018年继续加大对“拼农货”计划的流量扶持力度。
数据显示,2017年,拼多多共扶持中国730个国家级贫困县的4.8万名商家。全年催生9亿多笔助农订单,帮助农民卖出183万吨农货,直接拉动170.56亿元收入,为126万农民解决收入问题。
一个立足于大上海的电商平台,为什么如此青睐“拼农货”?
不要以为这是企业的一时冲动。事实上,讨论“拼农货”的前提是生意,首先是共赢、多赢,而不是单向的“做好事”。助农扶农的订单,固然可以帮助农民把农产品卖出去,但平台也藉此获得了流量,商家获得利润,大家都是受益者。
很多时候,只要一谈到农产品,我们就习惯于换一套话语体系,什么奉献、牺牲云云。其实,大可不必。农户是独立的生产单位,农产品行销是正当生意,只要努力去做,想办法把生意做大、做强就好了,不必总是高高在上。
拼多多新电商模式能够在短时间内聚集起巨大流量,形成“消费者—农户”的“多对多”匹配,殊为不易。这一变化,与其说是一种“互联网+农业”的引领,不如说是一种实事求是,是一种顺应。
长期以来,中国农民一直处于分散生产状态,多主体的问题难以改变。如何将这些分散的主体纽结起立,并不容易。
此前有学者重新提出“集约化”,即通过农业合作社的方式,将农民组织起来,很多地方也在这样做。但从现实看,有成功之处,也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是因为,在以农户为核算单位的前提下,农民集约化存在诸多现实障碍。统得过死,必然会抑制生产活力。
其一,农业生产条件不同,农户利益主体众多,很难实现整齐划一的生产、经营模式,“一对一”的生产——消费模式,只存在于理想状态中。
其二,市场瞬息万变,多样化的需求也使得生产端的分散化经营天然具有生命力。
因此,以往很多扶助农村的办法,要么太过理想化,要么只是具有局部的盆景价值,很难行之久远。
拼多多目前的做法,就是通过发挥C2B的多对多优势,使中国农业克服分散化小农经营模式,摆脱传统“集约化、规模化”工业品路径依赖,以及传统电商“农商不联、产销脱钩”的现状。此举显然摸准了脉,找准了病灶。
2018年,拼多多将投入100亿营销资源,进入500个农业产地,扶持起1万名新农人,持续解决小农模式下的精准匹配问题。可以预见,这一模式必将因其接地气而产生更为广泛的市场效应。
上个月,李克强总理还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畅谈“互联网+农业”,他说,要依托“互联网+”发展各种专业化社会服务,促进农业生产管理更加精准高效,使亿万小农户与瞬息万变的大市场更好对接。
如何实现“精准对接”?或许从拼多多的“多对多”中,可以找到一部分答案。(文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