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城原创 >

【记者观察】汛期城市内涝调查:拿什么拯救你,我的城市?

来源: 长城网   作者:马德明 
2018-07-24 17:52:52
分享:

7月16日,暴雨过后,石家庄市泰华街、北城路积水没过膝盖。记者 李文鹏 摄

  长城网讯(记者 马德明)尽管制定了各种各样的预案,尽管在汛前对下水道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尽管采取了能够采取的各种措施,但大雨过后,城市看“海”的景象依然屡屡出现。

    暴雨过后,城市看“海”

  7月16日,暴雨过后。

  家住石家庄市桥西区卓达科苑公寓的张先生开车出来,他打算送孩子去补习班上课。当车从新石北路刚刚拐到时光街时,他停了下来。前面的车子已经排起了长龙。原来时光街与振岗路交口积水太深,车过不去了。他掉转车头,打算从新石北路上西二环,但这次他又失望了;他再次调转车头,来到新石中路与西二环交口时,情况依然没有改变。

    其实在7月16日,受到暴雨导致城市积水影响的人比比皆是。家住石家庄市富强大街与裕华路交口的李女士,当天从北二环与友谊大街交口的工作单位回家,路上用了三个小时。有的人甚至要绕道高速回家。

  据省气象台信息显示,7月16日,石家庄市的降雨达到暴雨水平,石家庄市区出现多处的积水,造成交通出现了大范围的拥堵。内涝依然威胁着石家庄市的防洪安全,城市看“海”依然是石家庄汛期的一大景观。

  尽管制定了各种各样的预案,尽管在汛前对下水道进行了大规模的疏浚,尽管采取了能够采取的各种措施,但大雨过后,城市看“海”的景象依然屡屡出现。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到底能不能根治?带着这样的问题,记者采访了相关人士。

   排水系统与 城市规模不适应,小雨也成河

  “城市发展过程中,几乎都遇到了这样的问题”。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水利专家告诉记者,这样的问题不仅仅出现在石家庄,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也存在这样的问题,并且城市规模越大,这样的问题往往越突出。造成这样的问题,一个主要原因是城市的排水系统与城市的规模不适应,城市在发展初期,没有考虑到城市今后的发展规模,排水系统在设计时,承载能力过小。与此同时,城市在发展过程中,路面大面积硬化,一旦出现降雨,就造成大面积汇水,汇集的雨水只能通过排水系统排出,而排水系统承载能力有限,大量的雨水不能立刻排出,只能汇集在道路上,于是便形成了城市看“海”的景观。

  “城市的发展一定要做好规划,规划要做到“有里有面”,地面上的建筑美丽漂亮,地下的看不见的排水系统,也要着眼长远,不能只顾眼前,不舍得投入。”这位专家说,更重要的是要控制好城市的规模,不能无限制地“摊大饼”,那样城市看“海”问题就不会解决或者说很好地解决。各种各样的预案,各种各样的应急措施,都是软举措,排水系统承载能力的大小才是硬措施,硬措施赶不上,软举措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多管齐下,防止城市看“海”

  提升城市排水系统的承载能力不仅投资巨大,而且施工难度也很大,因为有些地方城市建设已经完成,改变排水系统原有设计已经不可能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海绵城市的建设成为一个很好的解决途径。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称之为“水弹性城市”。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传统城市的建设模式,每逢大雨主要依靠管渠、泵站等“灰色”设施来排水,以“快速排除”和“末端集中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往往造成逢雨必涝,旱涝急转。而海绵城市建设强调优先利用植草沟、雨水花园、下沉式绿地等绿色措施来组织排水,以“慢排缓释”和“源头分散”控制为主要规划设计理念,既避免了洪涝,又有效收集了雨水。

  专家建议,目前城市中的道路隔离带绿地都是高出地面的,今后,这样的隔离带可以设计成下沉式的,降雨时可以变成一个小的蓄水池,不要小看这样小小的蓄水池,汇集在一起将起到不小的作用。

  “你有没有发现,即便是暴雨,石家庄民心河两侧基本上见不到积水,这就是城市水系的作用。”这位专家告诉记者,有大到暴雨时,城市水系周边往往没有积水,这是因为周边雨水能迅速进入到城市水系中。防止城市内涝,可以充分扩大城市水系的辐射面积,通过优化设计将更多的雨水尽快排放到城市水系中。

  解决城市看“海”问题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各种手段要综合运用,要有良好排水系统的硬措施,也要有科学统筹的软举措,这样,城市看“海”的问题就能够得到进一步缓解。

  “水库、河道防洪都有标准,五十年一遇或者是百年一遇,防止城市内涝也应有标准,不可能多大的雨城市都不出现积水,只不过目前我们的标准还太低。但与前些年比,已有了很大程度的改观,城市建设要进一步优化‘软举措’和‘硬’措施,多管齐下,才能争取在更大的程度上让城市看‘海’不再出现。”这位专家说。

关键词:责任编辑:马德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