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内江市高楼镇一个小山村,家里连张像样的桌子都没有的留守儿童,却能往游戏里充几百块钱。90后大学生农村支教老师苏叶通过一个游戏辅助软件给痴迷手机游戏的小新算了一笔账,截至目前,小新的游戏里已经充了1000多元了。“一块钱10点券,12308点券,他还有288块钱的皮肤!”(7月27日《中国青年报》)
一直以来,游戏都因为其巧妙的设计和即时的反馈而深受玩家的喜爱,在这其中,不仅是成年人被吸引,缺乏制止力的孩子更是如此,而在这其中,又以贫困地区的儿童沉迷游戏更让人揪心。
不管是杨永信戒网瘾事件还是《变形记》这样的电视节目,都反映了未成年人沉迷游戏给家长和子女之间带来的矛盾,也反映了该问题的棘手程度。由于缺乏父母的教育和约束,留守儿童更容易沉迷游戏,而相对于城市,农村留守儿童数量更多。记得我小时候,身边的同学如果想上网打游戏,需要去县城的网吧,而如今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增加了儿童接触游戏的便捷性,一个手机就能轻松上网。
特别是,对于未成年人来说,不像成年人那样有生存的压力,迫使他们从游戏的世界抽离出来投入现实世界。长期沉浸在游戏世界,不仅是影响学业本身以及很多专家担心的社会化过程,更严重的是不利于学习习惯的培养。在当下成年人都在担心电子设备带来的碎片化阅读,难以想象缺乏自制力的儿童,如何在游戏的世界获得快感以后,再投入枯燥乏味的功课里面。
从报道中,我们还看到反智主义的出现,里面不乏自暴自弃的态度,“不是打工就是种地,上大学也找不到工作,还不如现在好好玩。”短视的出现,固然有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存在找工作困难的客观现实,但是不管是将来选择步入偏通识教育的大学,还是选择更加职业化的职业教育学校,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的培养都有助于未来更加具有核心竞争力。即使是一个普通的工人,在当下人工智能的背景下,也需要不断掌握新东西,而并非一劳永逸。
缺乏这种延迟满足感的训练和长远眼光来看待教育,最终将使得贫困儿童的未来更加举步维艰。
最近刷屏的707分考上北大的贫困山区女孩,物质生活虽然一直很匮乏,却庆幸出生在一个“对教育与知识充满执念的家庭”,于是从小母亲就在繁重的农活之余,悉心培养她,让她的精神世界变得更加宽广。
事实上,不是每个贫困儿童都有像她一样具有远见卓识的母亲。在这种背景下,除去父母本身对子女的教育以外,还可以在社会层面,通过当地政府、有爱心的企业、公益组织等联合参与,为这些孩子提供公益寒暑假托班,为他们多样化的暑期生活选择,避免了孩子们沉迷游戏。
不仅是城市,在贫困乡村,也有类似的公益组织在行动,比如前不久刚刚荣获WISE世界教育创新项目奖的“一村一园计划”,也将触角深入我国社会最基层单位——“村”,将山村幼儿园设在村一级单位,通过和县级政府紧密合作,充分利用各村现有闲置资源,招募当地幼教志愿者,为偏远贫困村落3-6岁儿童提供低成本保质量的免费学前教育。
所有这些努力,让学生明白教育本身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应该只是“为将来的工作与生活作准备”,也就是教育本身成为一种目的,而不仅仅是未来生存的手段。比如通过晨读、阅读、写日记、亲近自然等积极的生活方式,培养他们健全的心智,从而从虚拟的游戏世界挣脱出来。
都说教育是给予和唤醒,而不是一味管制和说教,我们在担忧游戏给贫困儿童带来负面影响的同时,或许更应该思考的是,应该给学生提供什么样精神产品和教育理念,来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刘晶晶)